幼儿教师应具备“三种能力”
幼儿教师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为使幼儿的主体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必须具备“会带”幼儿、“带好”幼儿、“带优”幼儿的能力,才能让幼儿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精心钻研业务,具备“会带”的能力。正确引导幼儿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幼儿性格多变,不像小学生那样有着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的幼儿刚入园就爱哭爱闹爱淘气;有的在吃饭的时候不认真,看到妈妈不在身边就不吃饭;有的在班上“不合群”,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娱乐。面对幼儿的种种“行为”,幼儿教师就必须具备“会带”的技能,把“会带”幼儿的过程作为自我学习的过程,让“会带”幼儿成为自己的一门“技能”,把幼儿的“不良习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得到“蜕变”。
注重磨练自己,具备“带好”的能力。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幼儿关注,同时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进行很多必要的示范,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绘画、钢琴、跳舞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才能更标准地为幼儿做好示范,让幼儿在绘画学习过程中学会“专心专注”;让幼儿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学会“表现自我”;让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会“交际交流”。同时,幼儿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幼儿在老师正确引导下学到“本事”。
努力干好本职,具备“带优”的能力。幼儿教师要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观察、记录、反思,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研究,对课程、教学和游戏进行研究,不断地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要“学会弯腰”与幼儿一起娱乐,一起分享“新鲜事”,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小经验”,使新知识与幼儿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不断产生冲撞,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获得新意义。同时,在观察幼儿成长过程中,认真倾听和细腻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让孩子知道老师是自己的忠实听众,这样才能“带优”一批幼儿,让家长满意。(刘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