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齐“三鞍”,做好“马上干部”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于时代的广袤疆场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如驰骋的骐骥,学做“马上干部”,以风驰电掣之姿,快速且高效地斩断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荆棘,奏响为民服务的激昂乐章。俗话说“宝马亦要配好鞍”,党员干部在争当“马上干部”时,还需勤修内功、精研技艺,淬炼打造“好鞍”的非凡本领,凭清廉为铮铮硬骨、以理想为坚实桥梁、用监督作稳固枕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结好“清廉”的“鞍骨”,端正作风才能提质增效,在马上“坐得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回顾党的百年风雨历程,清廉的作风始终是党战胜敌人、渡过难关的不二法宝;《狱中八条》更是用血与泪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要重视经济、生活上的作风,始终在心里绷紧“廉洁奉公”这根底线红绳。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乃至生活中要时时叩问本心、事事诘问初心、处处摸着良心,在诱惑、围猎面前及时发现问题不逾矩,真正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让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筑牢“理想”的“鞍桥”,知行合一才能学通悟明,在马上“骑得快”。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这就要求我们在读党史、学精神、悟思想的过程中传承领悟历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一步步迈向新时代、走上新征程,始终离不开“理想”带来的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须由“知”到“行”,从让“理想信念”入脑入心到把“理想信念”付诸实践,进而做到知行合一,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骑上一匹飞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飞快的卢”。
放稳“监督”的“鞍枕”,人民参与才能降本改革,在路上“跑得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人民监督”是打破历史治乱兴衰周期律的法宝。群众、阶级、政党是一个依次向内的“同心圆”,党和国家要改革其实质就是人民要改革,就免不了让人民参与到改革之中。党员干部要自觉在人民监督下真正了解人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做好“暖心事”,把“问题清单”转化成“幸福账单”。只有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人民的贴心人,才能免做无用功、少做劳民事,实现无痛改革。(选调生 董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