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土气”
2023-05-29 10:36:11 | 来源: 中廉导刊
乡镇是国家治理的最低一个层级,是最接近百姓最了解群众的政府机关。作为基层队伍小细胞的基层干部要接地气知土气,在日常工作中要和百姓群众说的上话进的了门。在基层干部队伍中被群众认可的干部往往是不讲排场、少摆架子、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土气”干部。
要当好有“土气”的基层干部,就要知“土事”。土事土事,不局限于农田上的事,而是老百姓所生活的这块区域上的各种风俗民情。比如诸暨市岭北镇的特色美食有盐焗鸡、玉米饼、豆腐包、杨梅果等,风俗文化有棚灯技艺、孝文化等。在一地工作就要熟悉这一地的风土人情,基层干部是基层老百姓的干部,要融入群众队伍,不能十指不沾阳春水,而要散发泥土的芬芳。
要当好有“土气”的基层干部,就要讲“土话”。中国地域广大,一地一方言,基层干部要会讲“土话”讲方言,听得懂百姓的家长里短,讲得出国家的大政方针。诸暨市岭北镇地处诸暨、义乌和东阳三个县级市掎角之处,方言源自东阳话,当地的干部要听得懂讲得出岭北话,才能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要当好有“土气”的基层干部,就要走“土路”。基层有基层的工作方式,多倾听群众的声音,走百姓的“土路”和百姓打交道,少些架子多些里子。诸暨市推出“爱心食堂”3.0版“干部陪送餐”制度,乡镇、村两级干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陪送餐服务,并填写“干部陪送餐”日记。这一载体更好地服务了百姓,贴近了干群距离。
身上有基层的“土味”,心里有百姓的“暖气”。一日一行,切实把基层百姓放在心头,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百姓才能支持人民政府。(浙江省诸暨市岭北镇人民政府 杨汪业)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