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从9.3阅兵中读懂“国之大者,在祀与戎”

2025-10-18 17:10:50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道办事处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国之大者,在祀与戎”这一千年古训的现代诠释。

“祀”是铭记历史的精神传承。“祀”在古代是祭祀活动,是古人与神明、自然及祖先沟通的精神纽带。如今,“祀”的内涵延伸为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先烈的缅怀。九三阅兵场上,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受阅方队集中亮相。战旗方队格外厚重——“杨靖宇支队”、“平型关战斗模范连”、“狼牙山五壮士连”……铁流滚滚,战旗猎猎,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承载着历史荣光,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每一面战旗背后,都是一段浴血奋战的史诗。

“戎”是大国重器的实力彰显。在古代,国家的存续和安全直接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如今,“戎”体现为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先进的军事科技。此次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参阅武器装备都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从“万国牌”装备受阅、飞机在天安门上空“往返两次飞行”,到今天的铁甲奔流、鹰击长空、长剑倚天,中国军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祀”与“戎”交融并济,共同锚定“国之大者”的时代内涵。无“祀”,则精神失根、信念褪色;无“戎”,则国无利器、和平无凭。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共同托举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尊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从历史的烽烟中走来,更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凝聚精神伟力、锻造硬核实力。九三阅兵,既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与祭祀,也是一次对未来的宣示与动员——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国之大者”的根本,始终系于人民的意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

八十年风雨兼程,抗战精神的火炬依然炽烈。从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从捍卫山河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以坚定的步伐行走在和平与发展的大道上。这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的作答。我们相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铮铮誓言回荡在此时长安街的上空,也必将在未来的天空久久回响。(赵丽丽)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