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要有“自找苦吃”的劲头
敢吃苦才能适应基层环境,会吃苦才能在磨练中培养更多技能,能吃苦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身处浙江一线基层的我们,要充分做到“干吃苦”、“会吃苦”、“能吃苦”,讲这种吃苦精神运用在基层工作与生活,从而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服务当地人民群众。纵观古今,很多优秀同志都是经历过基层的历练,才能在今后走上更好的平台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能够切身想人民所想,了解基层的具体工作,从而做好决策。新时代环境背景下,基层工作者要珍惜基层历练机会,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转化成自己处理事件的技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敢吃苦,就要在攻坚克难中摆正态度。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可以不难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自然条件恶劣了,调查研究就形式化了,变得流程化了,导致最终的工作成效不够明显。也有一些基层干部,他们能够在下乡过程中,能够积极克服自然村没电、没网的艰苦环境,也能上高山、淌河流,尽心尽力做好村内统计工作。每一次的调查研究都深入实地,每一次都提前做好方案规划。他们敢吃苦的态度,也赢得百姓的支持。
会吃苦,就要在脚踏实地中苦中作乐。鲁迅先生曾说,青年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化为平地,遇见沙漠可以挖掘井泉。会吃苦不代表要盲目吃苦,以吃苦为荣,为了吃苦而吃苦不仅耗费精力也难得实效。基层干部要学会“自讨苦吃”,但应当有学问,有主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故步自封、顾此失彼,在无用的焦虑中让自己更累。应当在拒绝“躺平”、防止“内卷”中深入一线,创新工作形式与方法,在普通的、细碎的工作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能吃苦,就要在艰苦实践中练就钻劲。年轻人要多接触社会,基层青年要多走访群众,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将书本中的营养汲取出来,把“水分”挤掉。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干过,百姓会拥护这样的干部。基层青年干部要做到工作中的事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能吃苦中不断培养钻劲,做到打破砂锅问到底,搞明白、弄清楚工作的原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在不断“追问”中丰满自己的羽翼,进一步做好我们的乡村发展建设,解决好乡村发展难题,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如今在我们浙江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基层干部更要抓紧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将“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我们要在主动寻找、探索中找出更多让人民共富的路子,最大程度贡献我们的浙江力量。(张春凤 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古龙村党总支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