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以“三心”绘“三色”
天下之治,始于里胥。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上贯彻各类决策部署,对下关乎人民群众福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相同的志向,工作在基层的第一线、服务在群众的最前沿,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在乡村振兴的舞台,哪里有人民,那里便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青春浇灌梦想,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基层干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始终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各项工作。
践行为民服务初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民生底色越来越亮。基层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经常性地走村入舍,走访慰问村里的老党员、低保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等重点群体,认真听取其关于村镇建设、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积极推动问题解决落实,真正为民办急事、办实事、办好事。
树立干事成事信心,优化现有队伍力量,让幸福成色越来越足。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我党的千秋伟业不是在“躺平”“佛系”中得来的,而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干出来的。基层干部要敢于思考、善于谋划,不断学习巩固理论储备,并把理论恰如其分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带着问题学,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持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塑造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基层铁军,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干事信心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定乡村振兴决心,利用特色资源优势,让发展本色越来越鲜。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基层干部要主动做村庄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要锻炼政策敏感嗅觉,观察经济社会大势、分析市场需求趋势,探索强村富民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同时,要充分挖掘各个村社的自然人文特色,厚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找准发展方向,打造共富产业,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一步一个脚印,为乡村振兴战略伟大目标的实现不懈奋斗。(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应店街镇村镇建设办干部 杨海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