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一个国家的蓝图,须由青年者来描绘;一个国家的未来,须由青年者来铸就;一个国家的星辰大海,必定是青年者的驰骋天地。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锻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接班人”队伍。
在“选”上拓宽视野,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需广开进贤之路,让有志者、有能力者可以有途径进入年轻干部队伍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精纯度。组织部门要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打破地域、身份等界限,立足实际,优中选优。同时,可与企业、高校合作,挖掘人才,吸引人才,不断优化来源结构、经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在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强壮筋骨,内外兼修。并对选拔全过程严格把控,全面考察政治观、思想观、品德行等方面,确保青年干部思想素质硬、政治觉悟高,对党保持绝对的忠诚,毕竟一支有理想有信仰的军队才能无坚不攻、无难不克。
在“育”上聚力用劲,方可“吹尽狂沙始到金”。培养青年不仅是提升干部队伍的要求,还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青年者,国之魂也。但当下青年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与实际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青年干部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要开展专业培训,依托党校等资源,为年轻干部时不时地送上“定制餐”,为思想补补“钙”,为技能加加“锌”;另一方面要鼓励年轻干部走出机关单位,走入基层一线,让基层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作为干部磨炼作风、提升素质的“磨刀石”,只有在群众中汲取营养、提炼经验,才能让今后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地到群众中去。
在“管”上全程把控,塑出“千树万树梨花开”。一颗好苗子精心种下,却不好好管理的话,难免出现叶黄、根烂的现象。作物如此,人亦然之。需定期开展廉政教育、红色教育等相关课程,帮助青年干部扣好体制中的“第一粒扣子”,进行思想淬炼,引导干部立足本职、清廉从政、实干担当。除此之外,加强“政治体检”,纪检监察组织要不断探索完善监督机制,对违纪违法的干部坚决予以组织处理及纪律处分,从而维护干部们的“健康肌体”,抵制住灯红酒绿的不良作风,帮助青年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帮助青年坚定“两袖清风存正气”的道德操守。
在“用”上人岗相配,展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实践见真章,国家需要的是真刀实枪,而不是花拳绣腿。若一味让工作散漫、作风虚浮的干部占据重要职位,久而久之,干部队伍将变成一潭死水,激不起半分水花。因此为激活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体制内需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对业务能力突出、政治成绩亮眼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并主动为他们搭台子、铺路子、腾位子。除此之外,在用人时应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干部的能力水平和所承担的任务相统一,从而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古塘街道青少年宫路社区 陈丹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