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干部考核评价作用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议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内容。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依据。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的任用选拔,坚持以政治标准为引领,对领导干部的政治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等进行全方面的考核,同时应坚持德才兼备,既重能力更重品行。具体考核内容不宜一刀切,除掌握好政治素质、担当意识、能力品德和工作实绩外,应突出分类考核内容,针对不同的工作类别、层级,分类设置考核标准体系,“差别对待”才能精准考核。
注重考核方式,强化日常考核。对于干部的考核要分类分级,注重年底、专项、平时等考核,其中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只有把功夫花在日常的监督考核中,注意掌握干部日常言行举止,才能更全面的评价干部的一贯表现。应压实考核的主体责任,畅通上下反馈渠道,掌握领导干部工作圈,并多渠道了解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日常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等,加强对干部的党外监督。以常态化监督考核为基础,考虑干部的日常表现,又注重干部的重点实绩,做到全方位横向考准考实干部的年度综合表现情况,坚持夯实基础考、差异科学考、改进方式考的原则,切实画准干部“全息影像”。
用好考核结果,强化正向激励。将考核的最终评价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各个环节,是激励鞭策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干事的重要方式。对于考核结果政治素养高、品德能力突出,政绩表现好的干部要适当给予表扬奖励,正向激励重用,作为选拔的标准;对于表现一般及较差的干部,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对于不称职的干部不怕“红脸”得罪,坚决予以惩戒,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谢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俞鹏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