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当感悟“105次”背后的“人民”分量
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盛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通览报告全文,“人民”一词出现105次,成为“高频词汇”。广大基层干部要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这一高频词汇中感悟深意,当好人民的“贴心人”和“勤务员”。
站稳“人民立场”,以“无我”状态为人民服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历史不会忘记,2019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众议院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书记沉静而充满力量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基层干部立足基层,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人民的“急难愁盼”,当奋“人民至上”之舟楫,当好人民的“划船者”,带领人民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紧盯“人民愁盼”,以“忘我”状态为人民解忧。“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要将服务人民落实到行动之上,造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就像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桂梅那样,毕生致力于山区女子教育事业,做“峡谷里的灯盏”,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
致力“人民幸福”,以“大我”宗旨为人民造福。“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暖心话语令人倍感温馨。眼下,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最大的“利民之事”,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广大基层干部要积极投身新时代为民造福伟大实践,将人民的“小事”当成“天大的事”来办,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以“实绩实效”赢得人民满意,做基层人民满意的“忠实公仆”。(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人民政府 李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