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千万工程”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年来,“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贯通。“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了扎实基础,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启示与时代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用心用情为民服务。21世纪初,针对农民群众反应的人居环境“脏、乱、差”以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滞后等问题,浙江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都得到了提升。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千万工程”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只有不断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乡村振兴才能稳步推进。
坚持创新理念,全面优化服务质量。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在细节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二十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这启发我们面对乡村振兴新局面,要用创新的视觉来面对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直接源动力。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坚持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解决难题。“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注重“千村千面”“万村万象”,立足不同村的具体情况,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立足实际是我们想问题、做决策的出发点,只有了解实际,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谋项目才能助推乡村振兴。
二十年来,“千万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贡献巨大。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用好“千万工程”这本鲜活教材,才能写好新征程上乡村振兴这张时代答卷。(詹志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