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如炬,照亮奋进之路
近期,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奋进支点建设,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专栏,集中展现一批优秀公务员的先进事迹,在青年干部群体中掀起学习热潮。这些扎根一线的“平凡英雄”,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公务员的使命担当,更以精神之光照亮了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
当下社会,部分青年陷入“自我中心”的认知陷阱:将“整顿职场”等同于个性解放,把“佛系躺平”包装成人生智慧。这种看似洒脱的选择,实则是对成长规律的背离。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朝娟用自己的实践给出答案:成长不是与他人的竞赛,而是与自我的对话。面对2.6万户市场主体,她以“零号员工”姿态深耕服务:协调楼宇食堂解决职工用餐难题,连夜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协调职能部门保障商业体开业。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恰恰构建起干部成长的坚实底气。这些脚踏实地的积累,终将转化为能力的跃迁。
“独行快,众行远”的古训,在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的工作中得到生动印证。编制“六个武汉之重”文件时,团队分头走访15个区、60余家企业,收集上百条建议,让政策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筹备央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期间,成员既当策划者又当执行者,最终促成东风岚图、依迅北斗等12家企业集中展示武汉创新实力。这种“各展所长、互补短板”的协作模式,揭示着干事创业的成功密码。对青年干部而言,既要当敢想敢闯的“尖兵”,更要做善于补位的“拼图”,在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谋划长远。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陈晓龙用9年时间,为225处历史建筑建立“数字身份证”的故事,诠释了新时代干部的传承担当。在汉口延庆里,他对照历史照片校准门楣雕花纹理,哪怕一厘米偏差也不放过;为说服七旬老人配合测绘,他七次登门,用三维建模展现“扫描的是窗棂,记录的是老辈手艺”。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恰恰是破解“速成主义”的密钥。当城市更新从“大拆大建”转向“有机更新”,当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青年干部更需要这种“前人栽树”的胸襟——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延续文脉,在产业升级中培育新质,在民生改善中积累势能。
榜样如镜,照见的是差距;榜样如炬,照亮的是方向。从扎根坚守到团结协作,从传承担当到久久为功,这些道理既是优秀公务员的实践结晶,更是青年干部成长的行动指南。唯有将这些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在奋进支点建设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高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