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青春无悔 前行无畏
——再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2023-09-24 13:20:59 | 来源: 浙江省诸暨市安华镇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激励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如今再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又有另一番感悟,一个个知青故事,为当代青年提供了行动指南,引领着青年基层干部走上将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只要心怀梦想、不忘初心,哪里都是广阔舞台,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年代。
坚守初心本心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把自己看作农民的儿子,他立志要改变梁家河落后破败的面貌,将为人民谋福祉这一坚定信念铸入血液中。“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年轻基层干部要多围着群众转,把话说到群众心里去,坐一条板凳、吃一锅热饭,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坚持勤学苦练是成长成才的“孵化器”。在梁家河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习近平同志把书当做精神食粮,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也没有懈怠劳动。青年干部,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更要持之以恒学习进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同时“用以致学”、外化于行,逐渐从一名基层工作的“门外汉”蜕变成长为群众眼中的“小行家”。
坚定意志品质是担当奋斗的“强引擎”。习近平同志发自内心地想改变梁家河的生活条件,他在当上村支书后,为村里办了沼气,带领村民打井打坝地以及办了铁业社、代销店和缝纫社等等,而这些总书记都是亲力亲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青年干部要在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下深水、敢啃硬骨头,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推脱,到关键岗位跟班学习,练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陈滢)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