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学习 > 正文

调查研究当有“竹石”之品

2023-09-14 16:40:05 | 来源: 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人民政府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村考察时强调,重要的是深入调查研究,摸准情况、吃透问题、找到办法、总结经验,持续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总书记也曾经改写郑板桥的《竹石》一诗:“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表达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青年党员要想做好基层调查研究,就要像竹子般把根深深扎入基层这片肥沃的土壤,苦下一番拙功,以尚拙之姿砥砺前行,方能不负韶华践行初心使命。

“深入基层不放松”,调查研究需俯下身子摸准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调查研究不是喝茶看报听汇报,而是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用一辆自行车踏遍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在盐碱区经常抓一点碱土放在嘴里品尝,说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连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都目瞪口呆。作为党员干部,无论是各地特色产业发展还是民生政策措施,还是百姓当前的意愿需求,只有脚步踏出办公室外,杜绝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才能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

“立根原在群众中”,调查研究需心入基层吃透问题。调查研究一头连着政策制定,另一头连着社情民意,必须吃透问题,全面兼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后院和角落,不要只看花瓶和盆景。”作为党员干部,调研时要放开架子张开嘴、深入户中问民情,真正去结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才能听到真话、察到实情,要牢牢掌握调查要点,学会与群众坐“一条板凳”,解除思维定式,避免以偏概全。同时,要甘当基层“小学生”,常怀“半杯水”心态,向群众请教、向前辈请教,善于“剥丝抽茧”,直击问题本质。

“千磨万击还坚劲”,调查研究需钉入问题找到办法。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总体分析面上情况,细致深入剖析具体问题,对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对“牛皮糖”式的顽瘴痼疾,要明确“作战目标”,梳理形成相关清单,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对象和完成时限,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土地革命时期,就针对中国农村问题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形成了十几万字的调查报告。习近平同志在基层工作时,骑着自行车下乡、进厂、入户,把全县25个乡镇、222个村跑了不止一遍。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问题意识,深入山老区、偏远地带乡镇,探访基层群众,一次不透彻就跑两次,两次不严谨就再去一次,从与群众的交流中,从田间地头的鸟语花香中深挖细找,直至找到问题的最优解。(沈千粟)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