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教育科技 > 正文

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筑基

2025-10-05 09:08:09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

当“天问”探火、“嫦娥”奔月、“蛟龙”入海成为现实;当5G技术领跑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八年问鼎全球,这些耀眼的科技成就背后,是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制度革命——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科技自立自强筑起坚实的制度保障,激活了全社会的创新动能。

知识经济时代,得知识产权者得天下。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直接关系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完成了从制度建立到全面强化的重要转型。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相继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院专门设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全面落地,这些举措共同构建起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系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11位,连续十二年稳步提升,这既是我国创新能力增强的直观体现,也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效的有力印证。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和回报保障,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是10年前的2.4倍。2024年底公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3.04%。这些数字背后,是知识产权保护释放出的巨大创新红利,是企业敢于投入研发、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心之源。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领域。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面临着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促进转化运用、加强国际规则参与等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导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保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尊重知识价值、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支撑。(李晨欣)

【责任编辑:黄梅】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