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教育科技 > 正文

淬砺科技“尖刀”,湖北以突破之力引领科创浪潮

2025-11-12 13:09:23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

聚势铸尖刀,创新筑支点。11月5日,“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汇报暨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案例发布大会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创院)举行,42项“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从精微玄妙的高端滤波器芯片,到坚实厚重的 “大冶特钢造”,从潜力无限的脑机接口系统,到走进生活的荆楚人形机器人,一系列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勾勒出湖北科技创新的壮阔图景,更彰显了湖北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担当作为。这把凝聚智慧与心血的科技“尖刀”,正破开技术壁垒,引领着湖北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浪潮。

聚力一点,破局开路,“尖刀”工程彰显湖北科技攻坚智慧。“尖刀”工程正不断集中湖北科教人才优势力量,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硬骨头”进行精准攻坚。湖北拥有中央所属科研机构23家、各类高校132所、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2个,在校大学生近200万人,“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是湖北最鲜明的标签之一。自2023年6月立项以来,“尖刀”工程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和湖北产业优势,在较短时间内便涌现出42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这背后是湖北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科教大省、产业重镇的比较优势,是广大科研人员的奋力拼搏,更是湖北区域创新和支点建设激发的强大活力。它体现的是一种“钉钉子”精神,正如“尖刀”名称所代表的含义一样,对准一点,持续用力,直至突破。

“尖刀”工程硕果累累,展现湖北科技创新强劲实力。科技成果是检验“尖刀”工程成效的重要标尺。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湖北没有选择“撒胡椒面”式的全面开花,而是于2022年9月出台了“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实施方案,瞄准国家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生命健康等战略需求,集中全省科教资源,向“卡脖子”技术发起冲锋。作为本次大会的重头戏,“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展集中亮出了自2023年6月立项以来的42项标志性成果,覆盖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与北斗、生命健康五大关键领域,展现出湖北正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正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湖北42项标志性成果破茧而出,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是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智慧的结晶,更是湖北改革创新、奋力迈向科技强省的坚实脚印,为支点建设攀高跃升构筑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以“用”为导向,湖北推动首创技术与创新产业融合。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上。湖北坚持以“用”为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本次“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汇报集中发布了10项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成果,其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发布的“荆楚人形机器人”成果,正让智能人形机器人服务千行百业,例如新款机器人“荆楚小楚”集成AI语音套件、五指灵巧手及多模态感知系统,能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提供温暖陪伴与情感支持。在本次项目成果汇报中,不仅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品,更有生动的演示互动,体现出湖北正全力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种以“用”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模式,确保了湖北的“尖刀”技术能快速切入市场,运用于科技创新实际,为“尖刀”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淬火成钢,利刃出鞘。湖北通过谋尖刀、砺尖刀、亮尖刀等系列举措,劈开了产业门槛和技术壁垒,形成了系列沉甸甸的成果,不断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持续以“尖刀”工程为突破口,为湖北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以突破之力引领科创浪潮。(姚雨泽)

【责任编辑:陈一】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