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文化价值底蕴 谱写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与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紫红的红薯来张绚烂合影,晒出秋天的浓墨重彩;漫步明清古建筑群,感受传统婚俗、黄陂工匠、村规民约、中医药博物馆等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看一场皮影戏、川剧变脸、斗鸡等民俗表演,喝一杯限定村咖,这些秋日定制小美好尽在黄陂大余湾晒秋节。
武汉市黄陂区打造大余湾景区,让拥有600年历史的民俗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从9月份持续到11月底的晒秋节更是让大余湾迎来周末万人游玩的旅游热潮。这一热潮展现出乡村的独特魅力与吸引力,更让我们看到了挖掘乡土文化价值底蕴,对推动乡村振兴培根铸魂的重要性。
乡土文化具有丰富、独特、厚重的精神内核。从二十四节气的农事遵循,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利用智慧,再到梯田、水利等适应自然的工程实践,这是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从耕读传家、崇德修身的家风家训,到婚丧嫁娶、节庆仪式等民俗礼仪,再到木兰从军、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这是崇德向善的伦理规范。从家是最小国,到国是千万家,再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恋家-爱乡-忠国的家国情怀。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本分,到“穷则思变、敢闯敢试”的进取精神,再到面对困境时的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这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这些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人根脉认同、价值传承与生活智慧的凝聚,是从古至今在生命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密码。
在新时代,这些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核正通过创新转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对繁华社会的大众心灵进行盈润滋养。大余湾以晒秋农俗为核心,打造集农耕文化课堂、非遗文化展演、汉服古村体验、农家土菜尝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古村体验,让人们在感受“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踏实喜悦的同时,放松身心,重新唤醒对天地、对劳动、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在这里,五彩斑斓的农作物将古村装扮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吸引了摄影和写生爱好者前来打卡;孩子们成群体验收稻谷、拔花生、掰玉米的农事劳动,亲近自然,了解农耕文化;飘逸的汉服巡游与晒秋场景相互映衬,独特的场景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古代;还有围炉煮茶、特调村咖品味慢时光,在余夫市集购买余粮农产品带回家,让人们有浓浓的满足感、幸福感。
大余湾通过深挖独有资源,创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将乡土文化实实在在的创新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特色IP品牌。同时,全民参与“晒秋节”的打造,每家每户都将自家产的余粮拿出来晾晒,共同经营余夫集市,每个人都是线上+线下活动的传播者,这种全民参与+多元传播的方式,让大余湾所有的居民参与其中,既保留烟火气,又让村民共享IP红利,让大余湾的“晒秋节”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让乡土文化插上时代的翅膀,谱写出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王家彬)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