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潮流 工厂做“网红”
说到旅游,首先想到的是秀美的青山绿水,其次醇厚的人文历史。都能让人感受到祖国的厚重底蕴。然而,一股新的旅游风悄然而起,一批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工厂,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比如广西柳州螺霸王螺蛳粉产业园内,专门设立螺蛳粉制作体验区等,工厂正在逐步成为社交媒体上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这股工业风与潮流文化的碰撞,背后是城市更新、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的多元交响。
工厂旅游是视觉的颠覆与审美的红利。后工业时代,极简、冷淡的现代建筑充斥城市,反而让充满力量感、历史感和结构美的工业建筑显得独树一帜。巨大的空间尺度、未经修饰的材质(如红砖、水泥、钢铁)以及遗留的机械设备,构成了独特的“废墟美学”和“赛博朋克”风格,精准击中了年轻人追求个性表达和视觉冲击的需求。
工厂旅游是工业和旅游的升级与融合。许多传统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开辟“工业旅游”线路成为破局之道。但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不同,新一代的“网红工厂”更注重体验的沉浸感和业态的融合。它们将生产、历史、文化、餐饮、文创零售等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消费场景,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跨越。
工厂旅游是城市记忆的情感共鸣。对于许多老工业城市而言,这些工厂承载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它们的“重生”,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种城市文脉的延续。年轻人来这里,不仅是猎奇,也是在触摸城市的历史肌理,感受父辈曾经奋斗过的场景,这种“怀旧”与“新奇”交织的复杂情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网红”标签带来巨大客流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平衡生产与观光、保障游客安全、避免对原有生产秩序造成干扰,是摆在所有“网红工厂”面前的现实课题。工厂变身“网红”是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成功探索,但要想从“一时红”变为“一直红”,关键在于深挖自身独特文化IP,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让流量真正转化为品牌忠诚度。
从机声隆隆的生产一线,到快门声声的潮流地标,工厂的“跨界”之旅,映照出的是中国制造业从单纯追求产值,到开始注重品牌、文化与体验的深刻变迁。这些“网红工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证明,工业的“硬核”与文化的“柔软”可以完美融合,成为城市中一道崭新而亮丽的风景线。(邵一鸣)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