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绘就全域新景,推动三门文旅高质量发展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台州市三门县文旅市场热度不减。老景区升级、新业态受捧、乡村游升温,“全域皆景、全民乐享”的假日图景尽显活力。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全县接待游客54.1万人次,同比增9.49%;旅游综合收入460.33万元,同比增幅达56.97%。这份亮眼成绩,源于三门县以党建为引领,从“因地制宜、创新驱动、人才筑基”三大维度,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党建领航,激活特色资源。三门文旅发展的关键,在于深挖本土资源并精准转化,健跳镇“海鲜一条街”的蜕变是典型案例。依托港口、渔业及人口优势,健跳镇党委以党建为纽带,推动“海鲜一条街”拓展出美食街区、海鲜渔市、渔业观光等新业态。针对游客挑海鲜难的问题,镇党委组建“鲜小二”党员帮购服务队,提供全流程选购服务。截至2025年3月,该街区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沿街商铺单店单月最高营业额45万元,集镇商铺平均营业额同比增约30%。2025年4月30日,健跳镇举办“鲜享美食·乐游健跳”文旅嘉年华,发布含码头观光、渔村探秘、海鲜品鉴的精品线路,六天推出30余场特色活动,还促成企业与商户消费结对签约,让“小海鲜”成为带动全域文旅的重要支点。
党建强基,筑牢人才根基。人才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三门通过党建凝聚“青年人才+专业团队”,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体系,健跳镇“蟹逅”共富工坊便是范例。在县委组织部与健跳镇党委支持下,工坊以党建联建为抓手,形成“坊校联合、坊村联建、坊农联接、坊坊联动”机制,核心成员超半数为硕士,平均年龄仅29岁。负责人王杰带领团队攻克青蟹养殖难题,研发全人工抱卵蟹育苗技术,促抱卵率超80%、越冬成活率超50%,解决6000余名养殖户全年供苗问题;创新“蟹公寓”立体养殖模式,搭配标准化加工中心与冷链基地,使青蟹每斤均价提高三四成。同时,工坊与周边6个村采用“保底租金+收益分成”模式,最少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经营性收入,还通过“救塘行动”为168口养殖塘建“健康档案”,推动27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0万元,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赋能。
党建聚力,推动协同升级。面对游客需求多元化,三门以党建整合资源,推动文旅场景从“单点出彩”转向“全域联动”,健跳镇三核村“零碳示范村”建设与产业融合是生动实践。2021年三门核电与三核村结对后,镇党委牵头构建“党建引领、企地共建”模式,核电每年投入150万元帮扶资金。2023年双方签订《企地共建“零碳示范村”协议书》,2024年三核村满分获评台州市零碳示范村,还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零碳示范村”。如今,村庄完成“一心、一环、四组、七廊”规划,建成1.9公里水库环湖绿道、年发电量超2万度的屋顶光伏电站,2025年6月启动22亩现代化零碳蔬菜大棚招标,依托206亩荷塘打造光伏项目,同步建成高天祥艺术馆、藏书600余册的党群服务中心“悦吧”。此外,健跳镇“三十柚三”黄金柚品牌在村党委推动下,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1000多亩种植基地,通过柚子文化产业园、“黄金柚暖冬”采摘节实现“卖柚”变“卖游”,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50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形成“零碳生态+文化体验+特色农业”的多元文旅业态。
党建引领下,因地制宜让乡创点位“各美其美”,人才筑基让产业发展“长长久美”,创新驱动让全域文旅“美美与共”。以党建为纽带形成“规划—运营—迭代”完整链条,三门正持续构建文旅“景景相连、处处是景、人人护景”的可持续发展格局。(郭惠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