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不当“老好人”才是“好干部”

2023-10-17 09:06:35 | 来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小门工业社区

当今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在震慑住个别飞扬跋扈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同时也要谨防“好人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知处,有过错不批评,这种庸俗做人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

何谓“老好人”?孔子称其为“德之贼”,认为抹杀是非、混淆善恶、不扬正气、不抵邪恶便是“贼”之所在。当下,官场“老好人”也不乏其人,他们的表现往往就是对待问题态度消极,能敷衍就敷衍,不能敷衍就“打太极”、“和稀泥”,既不得罪上级,也不愿对下级“脸红”,凡事得过且过,喜欢“一团和气”。

一直以来,“老好人”因其八面玲珑的特点,在单位特别“吃香”,这些“老好人”们虽然能力平平,成绩泛泛,但在考核提拔过程中却是得分较高、得票较多。这样的“老好人”对一个集体、一个单位、甚至是对党和国家的危害极大,因此遏制住在单位尤其是在官场培养所谓的“好人缘”已经是迫在眉睫。

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的内容,为破解“好人主义”的迷局提供了根本遵循。“老好人”也是干部队伍当中的害群之马,面对“老好人”干部,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他们的本质。

一是要规范干部选用导向。“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必须把干部选用的眼光投向“德、能、勤、绩、廉”的各个方面,坚持“实”字当头,把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挑出来,让那些“老好人”无机可乘。二是要从严治庸问责。“风不清、气不正”,强化执纪问责,一级抓一级,坚持按实际说话,以严的要求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坚决杜绝各类投机行为。

摒弃“好人主义”,“老好人”并不是好干部,唯有做一个实实在在、表里如一的人,才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吕旭涛)

【责任编辑:孙侬】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