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账里听民声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近日,重温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群众家中问冷暖、听民声的感人画面,细读媒体记录下的八个家庭“晒”出的幸福账本,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家庭生活的变迁,更是一个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以及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时代强音。
一本本幸福账,记录的是民生的温度。从贵州苗寨到辽西村落,从天津水乡到青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的是普通百姓家,牵挂的是万家灯火的冷暖。他关心赵玉学家“两不愁三保障”是否稳固,惦记王宝维家灾后新房的建设进度,为杜洪刚家一笔一笔算收支账。这些看似琐碎的“家事”,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领袖的关切如春风化雨,浸润着百姓心田,也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如何在细微处落地生根。
一句句殷切嘱托,激荡起奋进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看望和嘱托,不是简单的慰问,更是精神的鼓舞和行动的号令。我们看到,辽宁郎素兰所在的社区牢记“呵护一老一小”的叮嘱,将废弃锅炉房改造成活动空间,建起幸福长者食堂;山西师红兵立志传承霍州年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西藏普布次仁铭记“努力学习”的鼓励,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实现了从“被人打败”到“打败别人”的成长跨越。嘱托在心,责任在肩。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正将这份关怀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用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的“幸福答卷”。
一册册家庭账本,映照的是家国的兴盛。湖北嘉鱼县四邑村村民熊成龙家的账本上,夫妻俩在村内产业就业,月收入稳定可观;青海牧民索南才让家吃上“生态饭”,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了增收之路。这些家庭的“小账本”,清晰映照着国家发展的“大账本”。“十四五”时期,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扎实推进,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公共服务的不断优化,国家发展的宏观布局,最终都转化为千家万户可知可感的微观福祉。这生动印证了“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内在统一,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翻阅这些幸福账本,我们读懂了“国之大者”的为民初心,也看到了亿万人民感恩奋进、共创未来的精神风貌。这份鱼水情深,正是我们国家战胜一切困难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最坚实根基。新征程上,随着更多民生举措落地见效,必将有更多温暖的幸福故事在神州大地上续写,汇聚成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张立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