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人民网公布了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关注度最高,位列前三。“民生保障”位列两会热词榜首,凸显了百姓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迫切期待和对民生保障的殷切期望。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也为广大青年干部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人民群众,始终与街头巷尾的民生冷暖同频共振。
以民为本,做民生诉求的倾听者。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习近平总书记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带动党员领导干部在基层一线察实情、听民声、解难题、抓落实、促发展。基层是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神经末梢,在基层调研中,青年干部要善于从群众的"牢骚话"中听出真问题,从"家常话"中摸清真情况。要建立常态化联系群众机制,通过设立民情信箱、开展入户走访、组织群众座谈等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的呼声能够及时传递、有效回应。要始终保持狠抓落实的韧劲,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意志品质,走访一个又一个乡镇、访问一个又一个企业、审核一个又一个项目、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发挥下沉力量“前哨”作用,统筹各类民生项目和民生实事,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
实干担当,做民生难题的破解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过重要指示,强调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民生工作千头万绪,青年干部要要脱下“皮鞋”,换上“运动鞋”,跑起来加快干;丢下“茶杯”,背上“热水壶”,沉下去踏实干;放下“身段”,当好“推销员”,走出去带头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破解民生难题。要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众人拾柴火焰高,从群众中寻求解题关键、多部门联合制定破解秘法、多举措并进确保解法有序进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
创新进取,做民生福祉的开拓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民生工作常涉及面广且量大,青年干部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在制定相关措施办法的时候,多多体现“精准”,不能总在“旧招数、老办法”里面打转转,要体现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切实在为民、利民、便民上花脑筋、动心思。要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鲜活经验,加强对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年轻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骨干,身负重任、使命光荣,必须发挥激情足、冲劲大的优势,辩证认识守正创新的重要意义,涵养守正创新的能力素质,当好新时代的“创客”“实干家”。(李彧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