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自讨苦吃“式的新青年
“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这样说道。作为生逢盛世、重任在肩的青年一代,我们要学好“吃苦”这门人生必修课,敢于吃苦、甘于吃苦、善于吃苦,在一次次的“自找苦吃”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
敢于吃苦,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彰显青年担当。回望百年,从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如今满载14亿人的巍巍巨轮,一路驶过了数不清的急流险滩。眺望未来,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道路上,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遍布陡坡高坎。我们青年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主动迎难而上,去基层、在一线经历“风吹雨打”,在一次次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中以苦干谱写青春篇章。
甘于吃苦,以“少壮工夫老始成”的心态迈好奋斗步伐。每一朵成功的花,明艳的外表下早已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同样,想要能够独当一面,少不了经历一段艰难的扎根时光。“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流传千年的故事为一代代青年提供了见贤思齐的榜样。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广大青年学识足,冲劲强,但缺经验,少阅历,更应该在工作中摆正心态,将困难当做宝贵的机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磨炼自身,为成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基础。
善于吃苦,以“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决心筑牢能力基础。无论是逐梦深蓝的“蛟龙号”还是上穷碧落的“天宫”,无一不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总结思考中逐步完善、精进的,我们青年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拒当被动接受任务、只懂机械执行的机器人,多钻研、多思考、多总结,着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谦虚的态度、饱满的热情面对每一项工作,不能浅尝辄止、应付了事,更要摈弃躺平、摆烂思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姿态在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浙江省慈溪市古塘街道园丁社区 孙文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