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让青年答好成长之问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中小学校准时收看《开学第一课》成为教室一景,通过“行走的课堂”给青年一代展示了我们国家在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的伟大成就和时代回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面对殷殷期盼,如何从成长到成才,青年难免会遇到迷茫无助。如何在“强国复兴”征途中“必定有我”,是每一位青年会遇到成长课题。
拧紧“总开关”阀门,强国复兴有我,以志立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青年处于人生最有激情和创新的时刻,一寸光阴一寸金,没有了目标如同是失去了方向的雏鹰迷失航道。作为有志青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家国情怀为己任,树牢主人翁意识。正如《开学第一课》里汤一介老先生“迎难而上,毫不畏缩”,用实际行动,皓首穷经,最终将《儒藏》编撰完成,展现了薪火相传的文化自信。敢于竞争、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努力成长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
厚植“孺子牛”精神,强国复兴有我,以身作则练就过硬的本领能力。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璀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作为青年面对复杂多变形势略显缺乏反应和抗压能力,面对困境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怨天尤人。直面急难险重任务,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就如同在《开学第一课》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带我们穿梭回了烽火连天的年代,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要警惕“躺平”“摆烂”等的负面情绪造成的内耗伤害,以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
扣好“第一粒”纽扣,强国复兴有我,以学固本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青年要守住底线、守住内心。“公生明,廉生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开学第一课》中,作为土壤学硕士的魏巧和农学博士丈夫扎根在江苏镇江农村,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树立了让人敬佩的价值观、金钱观。作为青年在“开学第一课”更要在“人生的第一课”树立理想、练就本领、筑牢防线,以奋斗姿态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新的征程上,成为新时代的青年逐梦人。(陈燕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