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而上,解码发展与治理“金钥匙”
近日,湖北大数据创新发展大会在小洪山科学城盛大召开,集中发布六大创新成果。在答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数智赋能政府治理”必答题上,湖北正在以科技创新为钥,破解制约产业转型速度、民生服务精度、城市治理效率的发展难题。
强化协同创新发力,推动产业转型从“单打独斗”转向“集群发展”。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资源要素流动加速、企业发展成本攀升的背景下,“高校有技术缺转化场景、企业有项目缺技术支撑”的困境也亟待破解,实现集群发展、链式发展才是帮助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抱团突围的有效路径。湖北搭建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形成知识图谱和场景清单,构建AI智能匹配、网上一键直达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切实深化“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未来,通过企业数智化赋能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线上咨询诊断、解决方案撮合等一揽子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将实现上下游云端互通、供需端精准赋能,这正是湖北激活产业动能的关键举措。
强化人工智能提效,推动民生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随着时代的持续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是满足现代居民“千人千面”个性化需求的关键抓手。湖北与支付宝联合利用大模型和政务知识图谱,融合DeepSeek-R1打造AI政务客服“小鄂同学”,为群众提供24小时在线办事指南、政策解读及办理入口一键直达服务,响应效率大幅提升,精准破解了过去群众办事“多跑腿、问不清”的痛点。未来,依托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运营中心等平台,打造“云陪诊”智能体,覆盖患者就医全流程,还将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数字健康获得感,这正是湖北优化民生体验的鲜活实践。
强化数字技术破题,推动政府决策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近年来,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中广泛应用,搭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支撑的社会治理平台,是政府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效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湖北各地正积极探索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引入数字技术,如武汉打造全国首个超大型城市运行管理智能体,归集1500余项城市体征指标,打通公安、交管、城管、应急等14个市直部门、16个区专业指挥信息系统,让城市具备了“感知—传输—决策—执行”的全链智能治理能力;仙桃搭建“1146N”城市大脑总体架构,完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全流程数据中枢为各部门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服务,实现多平台数据资源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登榜2024-2025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县第45位。未来,依托全省算力互通互联平台,有望推动各级政府加快构建交通、环保、教育、卫生等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加强关联数据分析、智能识别预警和场景预测推演,破解过去信息割裂导致决策滞后、协同不畅导致执行低效等难题,这正是湖北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数字技术的价值,从来不是冰冷的代码与数据,而是让城市更有温度、发展更有活力的现实力量。从长江之畔的生态监测,到街头巷尾的民生服务,再到产业园区的创新突破,湖北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笔,描绘一幅“治理更高效、服务更暖心、产业更强劲”的发展画卷,必将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以数赋能”的“湖北样本”。(陈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