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化 > 正文

在挖掘“妖怪文化”中提升文化自信

2025-08-29 16:53:15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产品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2024年,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在全球范围内火爆出圈。这次将中国文化装入到具象化的游戏产品当中的成功尝试,不仅深刻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强了受众的文化自信,还为中国文化出口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

8月20日,《黑神话·悟空》的开发公司“游戏科学”,在科隆游戏展公布了第二部作品《黑神话·钟馗》的预告片,继海外网友拿着多国译本的《西游记》补习中国文化之后,中国的“妖怪文化”也有希望进一步随着《黑神话·钟馗》的脚步风靡全球,让中国文化自信实现进一步飞跃。

一提到妖怪文化,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日本。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国内的动漫作品《犬夜叉》到二十一世纪的《虫师》《夏目友人帐》《怪化猫》,关于妖怪的动画、漫画、电影、游戏以及文学作品早已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对日本的妖怪非常熟悉,但提起中国的妖怪除了《西游记》便一无所知。

其实,中国的“妖怪文化”历史悠久。有足够的考古证据表明: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对妖怪有了认知和创造。从先秦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将妖怪故事记录在各种典籍里,如《山海经》《白泽图》《搜神记》《夷坚志》《子不语》《聊斋志异》等无数经典作品。其中有奇幻的世界,无穷的想象,更有中华文明的智慧。“妖怪文化”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精神镜像。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承载着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魏晋志怪小说中的冤魂故事,折射着乱世中的人性挣扎;明清话本里的器物成精,暗含着物我关系的哲学思考。这些妖怪形象承载着我们的文化基因,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善恶有报”的伦理观、“万物有灵”的生态观,以具象化的方式传承千年。传承发扬我们本土的妖怪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近期以来,国内的文化市场不断通过赋予“妖怪文化”新的活力,实现文化出海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除《黑神话·悟空》外,还有《哪吒2》、《浪浪山的小妖怪》等群众喜闻乐见甚至火爆全球的电影作品,全球影迷在电影中感受中华文化中的斗争精神,主动了解中华文化的千年魅力;在文旅宣传上,杭州文旅局将《白蛇传》与西湖开发为沉浸式夜游项目,并同步推出多语种解说系统,外国游客不仅记住了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更理解了中华文化中“人妖共处”的生态智慧。这种文化输出不是简单的符号搬运,而是通过深度解读和现代转化,让古老文明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东方方案。

我们看到,实现文化自信的觉醒,促进文化出海全球,必须从被动接受他者定义转化为到主动构建自我表达的话语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挖掘诸如“妖怪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与现代科技、国际市场进行巧妙结合,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高瑞阔)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