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加快医保数据成果转化 推动全市医保事业发展
去年11月底,我首次深入唐山市医保局调研时发现,该局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完善了 “城乡一体、层次分明、通达灵便、协调联动、方便群众、惠及民生”的医疗保障机制体系,千方百计满足城乡百姓多元化医保需求,以实际行动护卫全市人民的健康安全,受到城乡百姓的欢迎与赞叹。我当时觉察到,该局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在全国有推广价值。于是,我连夜赶写了题为《“惠唐保”成了唐山人民健康安全的“暖心宝”》的长篇新闻通讯,通过中央国家级权威媒体的广泛传播,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
今年11月下旬,我再次来到该局调研时,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义刚兴致勃勃地介绍说:“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医保数据发布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又推出了全面统筹医保数据的收集、发布与应用全流程,千方百计确保数据“准、真、优”,从而加快医保数据成果转化,使医保基金使用更透明,管理更规范、更精细,为全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一 坚持从源头抓起抓实,精细做好信息收集整理。该局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主题教育为动力,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明确参保登记基金财务、费用审核、基金监管等业务部门的数据提供责任与时限,制定详细数据收集清单,规范数据定义、统计口径及格式要求,严格开展数据全方位检查,从源头保障数据质量,并运用逻辑检验、趋势分析、合规核查“三审法”,对数据进行全面审核。通过逻辑检验标记“异常数据”,组织开展二次核实;对照同比、环比数据及与周边地区、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分析变动合理性;核查数据来源合法性、录入准确性及格式规范性,基本杜绝了数据“一报了之”的那种不负责任的简单做法。同时,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积极借鉴先进地市的成功经验,运用描述性统计、趋势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深入挖掘数据内涵。计算医保指标均值、中位数等,认真研究数据变化规律,预测发展变化趋势,力争实现全过程精准透明、公正公开。
一一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做好信息发布工作。精准定位发布渠道。对参保率、基金收支总体情况等一般性数据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医保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适时发布;内部管理数据按要求线上通过国家平台数据发布专区、线下通过视频及现场会议发布。现场发布前,向数据工作组成员单位及全市医药机构代表通报发布内容,征求意见建议,便于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便高效组织好发布活动。同时,还专门邀请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组的同志参会,增强医保数据发布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并在现场发放问卷,以函件形式,向参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一一 构建医保数据长效机制,加快信息成果转化应用。该局本着“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服务大局、惠及民生”的理念,在原有工作手册49项指标基础上,又新增了DIP病种分组分布、再住院率等10余项硬性指标,并纳入每月医保基金运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政策调整依据,优化病种分值、促进分级诊疗,推动医保数据成果长效转化。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则直接下发核查清单,列入重点整改对象,从源头保障数据质量。为强化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积极借鉴先进地市经验,运用描述性统计、趋势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深入挖掘数据内涵和价值,为科学优化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一一 坚持政策和问题导向,强化全方位监管机制。为确保信息成果真实、有效和长久”,一是开展现场答疑解惑、稳定预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不行需求为目标,通过“亮家底”展示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在次基础上开展答疑,做到“数据发布”与“政策解读”紧密结合,讲清政策内涵及调整方向,引导医疗机构主动配合改革、降本增效,避免出现医保部门“单腿跳”或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二是以“异常数据”为靶点,专门设立“红黑榜”。在信息发布会现场重点展示,会后分类开展专项核查。让屡次上榜的医疗机构受到震动,主动进行整改。同时督促医保管理部门及时调整监管重点,堵塞漏洞、降低风险,补齐工作短板。三是构建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纳入每月基金运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数据”直接下发核查清单,有效整体降低基金运行及监管风险。同时,将分析结果作为政策调整依据,优化病种分值、促进分级诊疗,推动医保数据成果长效转化,推动全市医保事业健康平稳发展,不断提升城乡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