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之友 > 卫生食品 > 正文

创新养老模式,铺就“夕阳无忧路”

2025-08-05 09:59:21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办事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社会养老压力显著增大。在深度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亟需将现有的传统养老模式迭代更新,催生出适应新发展需要的创新养老实践,方能托起“夕阳红”稳稳的幸福。

一是科技赋能,让养老服务更智能、更温暖。步入新时代,日新月异的智慧科技正全面重塑养老服务场景,破解照护难、看护贵的痛点问题。如上海徐汇区建成全国首家AI养老体验馆,以养老机器人、智能助餐、健康监测等应用场景让老年人零压力体验“黑科技”。又如国产瑞芯微芯片支持护理机器人同步控制多关节,将响应延迟压缩至微秒级,大幅提升照护精准度。各地政府要紧跟时代浪潮,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攻关老龄问题,绘就科技护航“银发生活”的幸福图景。

二是完善制度,让养老资源更均衡、更可及。随着老龄社会的演进,传统的养老模式将面临资源稀缺、人力匮乏、区域分异等难关,而制度变革是打破养老服务资源壁垒、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弥合城乡鸿沟的关键一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到2029年,要实现“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的目标。各地政府要锚定这一方向,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立足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养老服务需求变化,适当加大人力储备、财政补贴、平台整合力度,形成有力有效的养老服务要素保障。

三是激活市场,让养老选择更多元、更普惠。在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样不容小觑。“银发经济”作为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未来产业,为市场带来了更多元的需求与机遇。各地政府要充分激发养老服务产业的市场活力,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的社会化运营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普惠化。要发挥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创新推行诸如“时间银行”的社会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制度刚性”与“人性柔性”的有机统一,夯实稳固养老关系的社会根基。(陈新楷)

【责任编辑:黄梅】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