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形式主义枷锁,为基层松绑减负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面对形式主义,我们必须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筑牢制度基石,夯实执行效能
中央层面已明确将整治形式主义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这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减负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方面,应细化减负政策的具体措施,明确形式主义问题的界定标准,为基层干部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引。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执纪,确保减负政策真正落地见效。通过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形式主义问题严肃查处,形成强大震慑,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鼓励基层创新监督方式,如设立减负观测点、开展基层负担动态监测等,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深耕源头治理,精进考核体系
形式主义往往源于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和繁琐的工作流程,因此,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优化考核体系,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避免“层层加码”现象。应建立以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服务群众中去。同时,加强跨部门协调联动,整合重复、交叉的考核项目,简化办事流程,切实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应推动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确保上级决策部署更加贴近基层实际,避免因决策脱离实际而滋生形式主义问题。
三、厚植思想根基,涵养清正生态
形式主义根源在于思想观念和作风问题,因此,必须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党性锤炼。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和群众观,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注重正向激励,对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树立鲜明导向,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基层减负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共同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俞瞻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