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烈日抗旱悟基层工作

2022-07-20 14:46:51 | 来源: 中廉导刊

骄阳似火炙烤大地,热浪如云席卷青苗,基层干部挥汗如雨抬水泵、接水管、清沟渠终引来河水滋润着龟裂的田地。抗旱的过程,犹如基层工作,深思、细悟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学会做一名“风调雨顺”的干部。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基层干部要时刻心系群众,做好未雨绸缪。干旱非一日形成,干旱对青苗所带来的损坏也是逐日形成,最终导致禾苗枯槁。作为基层干部,要善于发现群众身边“干旱”的小事,在“干旱”尚未形成“旱灾”导致群众“信心禾苗”枯槁的时候,及时的引水灌溉,用温风细雨润泽群众身边的“干旱”。回望百年党史,无论是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寇、反侵略,争民主、谋解放;还是在和平年代,党领导人民重整山河、奠基立业,解放思想、改革进取,攻坚拔寨、砥砺奋进,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如抗旱的甘泉般浇灌着民之所盼。基层干部身处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新历史的书写者,要时刻心系群众走好赶考路。

“浇灌一大片,滴灌一小株”,基层干部既要会“浇灌”,也要学会“滴灌”。浇灌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旱情,能够使禾苗庄稼快速地补充水分,在干旱情况下往往最常使用。基层干部在面对群众最急需、最渴盼的需求时,要学会使用“浇灌”,尽快有效地解决群众所需所盼,缓解群众的心头“旱情”。在我们党历史上,土地改革一下子解决了老百姓最急需最渴盼的土地问题,有效缓解了“旱情”。当旱情缓解之后,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滴灌”。当面对少数百姓的需求和困难时,基层干部要学会精准“滴灌”,精准施策。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坚持“精准扶贫”“靶向扶贫”,不搞“大水漫灌”,坚持“精准滴灌”,实现了一户一策,一村一品。作为基层干部,要善于在“浇灌”和“滴灌”中掌握平衡,找到最佳方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干部要善于引活水灌溉。抽水灌溉虽是可行,但塘水终有干涸的时候;源头活水既是灌溉的保障又是灌溉的生机活力。当前,全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共同富裕,在广阔的乡村田地里,需要我们基层干部引入各种各样的源头活水去灌溉。无论是乡村振兴项目还是特色农业产业,都需要有与众不同的源头活水带来勃勃生机,给乡村振兴助力添彩。作为基层干部,要能在基层的琐碎繁忙中静心挖渠以备,要能在嘈杂纷扰的干扰中把脉寻水,这样才能在田间地头上静待水来。(浙江省兰溪市游埠镇人民政府 董进军)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