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年轻干部“勤学苦练”走好基层成长之路

2022-07-01 10:32:47 | 来源: 中廉导刊

2021年9月,我荣幸地来到基层挂职锻炼,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基层的工作生活忙碌而充实,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从“陌生人”到“过来人”、从“五谷不分”到“游刃有余”,我经历了身份、环境、职责的三重转换。个中滋味,可以用“勤”“学”“苦”“练”这四个字来概括。

“勤能补拙是良训,莫向光阴惰寸功”,在作风上念好“勤字诀”。对基层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方法:“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基层这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初来乍到时,我听从前辈经验,勤于迈开步子,走进田间地头、农棚田舍,跟阿姐拉拉家常,帮阿哥干干农活,到真实的乡土环境里“捕获麻雀”,让自己“扑下身子”、沾泥带土,成为乡土社会的“一分子”。有所收获后,我尝试转换思维,把“镜头”从“广角”切换成“微距”,从宏观大略到中观、微观的“解析”,再从抽象思维到具象、具体的“剖析”,不断掌握基层工作的规律性,破解矛盾纠纷中的症结点,将基层这只“麻雀”解剖得脉络分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方法上拜好“学字师”。对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到:“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我认识到,基层是最生动的课堂,制度怎样落地运行、政策能否切合实际、群众工作怎么开展……桩桩件件都是鲜活可感的一手材料,真正用心上心,就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基层的首创“智慧”是一座“富矿”,从致富经、小发明到约定俗成,不断地发现、总结、归纳,很可能挖掘出类似于“小岗村”式的创新典型。失败的教训同样值得汲取,在疑难杂症面前“碰壁”在所难免,年轻干部需要多向基层干部等良师益友请教,找准“病灶”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少年辛苦终身事,一分辛劳一分才”,在心态上抓好“苦字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我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工作,刚开始抱有“苦行僧”式的修炼心态,后来逐渐积累“扫地僧”式的深厚功力,到最后取得基层工作的“大乘真经”,经历的重重“难关”和“考验”是最宝贵的财富。我深刻体会到,酸甜苦辣是基层百态,只有在“摸爬滚打”中培养吃苦耐劳的韧劲、在“艰难困苦”中磨砺“玉汝于成”的意志、在服务群众中恪守“吃苦在前”的初心,做到一不喊苦、二不喊累,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品尝到“先苦后甜”的悠长滋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成效上进好“练字门”。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以实绩实效论英雄,是基层工作的鲜明“令旗”;在实战实践中验真知,是修炼成长的不二“法门”,这是基层教给我的重要一课,一句“好话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道破多少基层干部的心声。我们年轻干部是革命队伍的有生力量,既不能做坐而论道、光说不练的“清谈客”,也不能做官僚做派、脱离实际的“走秀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要常常“在石上磨、在事上练”,锻炼成为基层工作的“练家子”、“多面手”,用“实打实”、“硬碰硬”的成绩说话,才能赢得让老百姓交口称赞的优良口碑。(浙江省宁波市委办公厅选调生 王睿)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