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赓续奋斗征程“四把火” 锻造泥土地里“新铁人”

2022-06-30 15:57:37 | 来源: 中廉导刊

从王进喜到李新民,铁人精神这面红旗,在“1205”钻井队中、在大庆油田里、在华夏大地上已经飘扬了60余年之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女。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业上常用这“四把火”对铁进行热处理,以求获得更好的金属性能。“耕耘”在泥土地里的驻村干部,在农村这座“熔炉”里,要善用“四把火”,“炼就”一身钢铁意志,锻造时代所需的“新铁人”。

“高温”退火,咽苦吞甘,锻造“昼出耕田夜绩麻”的情怀。高温加热,消除钢铁的内应力称为退火。“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参天古木”要在疾风骤雨中接受考验,驻村干部要在农村这座“大熔炉”里,忍受“高温”炙烤、经受“现实”提炼,磨去理想主义者的“棱角”,再塑吃苦耐劳的为民情怀。沾满污泥的裤脚,是一份份老百姓肯定的答卷;黝黑褶皱的皮肤,是一排排大自然颁发的勋章,他人眼中的邋遢与丑陋,却成就了我们心中的荣誉与自豪。苦尽甘来,不是盼望着苦涩过后独自品尝甘甜,而是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留给我们所热爱的人民和大地。

“常温”正火,通时合变,锻造“观千剑而后识器”的素质。空气中常温冷却,获得适应性切削性能称为正火。从“机关门”到“篱笆门”,于驻村干部而言,最为重要的便是转变工作思路与方法。机关有机关的“方程式”,农村有农村的“土法子”。与“四季常青”的机关不同,农村工作“四季分明”,又往往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地而变。我们要扑下身子,理顺复杂关系脉络,适应当地风俗传统,在乡亲家中“进得去门”、“坐得下来”、“聊的进去”,真正地把自己当做本村人、当做一个农民。只有与人民“心贴心”交流,他们才会同我们一起“肩并肩”奋斗,走深、走远乡村振兴之路。

“低温”淬火,披荆斩棘,锻造“输肝剖胆效英才”的决心。淬冷介质快速冷却,提高强度、硬度称为淬火。驻村干部怀着一腔热血来到农村,面对冰冷且困窘的现实,这何尝不是一场淬炼?驻村干部是走在“平衡木”上的“杂技演员”,既要端平“两只胳膊”、保持“身体”的平衡,还要提防“上面的高压线”和“下面的绊脚绳”。步子迈高就“触电”,步子迈低就“跌跤”。好在让我们安心的是,脚底下那个名叫“人民”的“安全网”。多少次的“失误”,依靠着他们,我们总能重新站起、勇往无前。而那些“咬咬牙”、“跺跺脚”就挺过去的“水洼和小丘”,蓦然回首,原来我们已经淌过了五湖四海、跨过了千川万壑。

“调质”回火,开拓创新,锻造“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精神。特定温度下保温,创造新的组织结构和所需性能称为回火。对于农村大地而言,知识与创新是制约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驻村干部便是带动基层创新发展的“思想高地”。创新不是“抄作业”,更不是“既定成果的搬运工”,而是基于村情的“最优解”。要落好“关键棋”,团结“致富带头人”,营造“鼓励创新、从不言败”的创新热情;要扫清“障碍物”,引导“创业新生代”,制定“允许试错、从零开始”的创新措施。这便是铁人精神的传承,它终将跨越时空,锻造着一位位“新铁人”,成为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源泉。(安徽五河县委组织部 林子宁)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