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三关”规范党员档案管理
党员档案是党员身份的重要证明,党员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严肃的工作,做好新时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各基层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党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严肃性、积极性。对此,提出三点不成熟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是把好档案材料“内容关”,突出规范性。基层党委应定期组织各下辖支部成立党员档案排查小组,对照党员信息名册,对所有党员信息进行仔细清查。根据材料清单目录,逐一核对档案内容,重点对入党申请书、志愿书、政审材料、转正申请书等常规性材料进行核对,并将每份党员档案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汇总,一人一档、记录备案,按照支部党员实际情况编排党员档案序号,并录入专用电脑。对材料不完整、程序不规范的,就应通过公安、民政等部门信息去核实党员身份,查找档案去向,尽快归档;对党员档案部分短缺或丢失的,按照程序补办相关证明手续,完善补齐档案资料。
二是把好档案移交“手续关”,突出严肃性。建立基层党组织自查+上级党委复查+县委组织部审查的三级审核机制,形成上下紧扣、互相监督、一级负责一级的工作责任网络。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员档案规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实行动态化跟踪+常态化管理的双向模式,每月或每季度定期统计数据,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建立健全档案转接登记、管理归档、保管保密、调档查阅等相关制度,基层党委必须要配备党员档案专盒、专柜,在党员档案移交时,不仅要了解其“从何来、去何处”,更要做到“建台账、常联系”,防止“隐形党员”、“口袋党员”现象发生。
三是把好档案管理“教育关”,突出积极性。将党员档案管理作为提升基层党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基层党委应对各村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培训,统一标准、明确责任。要安排专人专岗管理并明确具体职责,启动专项检查程序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提升管理效果。基层党委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对档案管理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将进行通报批评;对因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导致党员档案出现损毁或丢失的,必须追究有关负责人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探索建立党员电子档案库,实现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更高效、查询工作更便捷。
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党员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党组织的政治严肃性,来不得半点马虎。加强和规范党员档案管理是提高党员管理水平、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只有从上到下统筹推进,不断提高责任意识,按程序规范操作,才能确保党员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嵊山镇人民政府 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