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胸怀“国之大者” 监督持正无私

2021-10-14 13:03:39 | 来源: 中廉导刊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是各级各部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结果,更离不开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护航,坚决做到胸怀“国之大者”,以高质量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

正如金庸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大侠一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纪检监察工作与之类似,“监督之大”,为国为民,持正无私。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广度去监督执纪,方能公正无私,体现实效。如若目光短浅,在意一乡一隅的得失,监督执纪就会偏倚一方;或为了一己私利,执着于一分一厘的利益,就会误入以权谋私的歧途,使监督成了“管窥之见”。

因此,纪检监察机关胸怀“国之大者”,立稳政治机关的定位。当好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探照灯”“助推器”和“手术刀”,以监督纠偏改错,以监督护航发展,以监督刮骨疗毒。将政治功能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出发点,将“两个维护”贯穿监督全过程,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担起来,把正风肃纪的职责扛起来,以高站位推动高视野,以高视野形成高质量,为政策落实、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力量支撑。春秋时期,鲍叔牙胸怀“国之大者”,站在齐国发展大局,不贪图权贵,力辞国相之位,举荐管仲为相,最终辅佐齐桓公成就一番霸业。与之相反,春秋吴国太宰伯嚭为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丧失有利先机,最终被越国所灭。

胸怀“国之大者”,筑牢执纪为民的情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民心所向就是监督执纪的方向,纪检监察工作归根结底在于护航人民群众利益。因此,只有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三农、医疗、扶贫、教育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聚焦在服务群众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以强有力惩贪反腐的成效为民“站岗”、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取信于民,从而凝聚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清朝大臣于成龙宦海生涯三次被举“卓异”,他不怕艰难平定祸乱乡里的土匪之患,不徇私情处理了私吞赈灾粮的亲属,不畏权贵惩处了鱼肉乡里的皇亲,被康熙帝赞誉“天下第一廉吏”,深受百姓爱戴,以致去世之时,市民为之罢市巷哭。

胸怀“国之大者”,涵养持正无私的正气。心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念,不执着于一时的政绩,不囿于一时的得失,始终以长远眼光去思考、去衡量、去落实,以全局视野去分析,去谋划,去统筹,以公心角度去站位,去定位,去落位。不管是以案件论英雄的政绩观错位,还是搞变通、讲情面的监督观偏离;不管是当老好人,怕得罪人的责任观缺失,还是被诱惑所围猎、被利益所俘获的价值观失位,影响的是监督公正性和有效性。心怀持正无私之心,摒弃人情、权力、利益等因素干扰,让监督“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用得以发挥,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得以统一,“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得以形成,发挥监督的最大效能。晋朝胡质、胡威父子以清廉著称,胡威担任徐州刺史时,晋武帝司马炎问胡威与其父亲胡质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臣不如父,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同为廉洁,恐人知与恐人不知之间,显然有了思想境界作为界限。胡质清廉以超越清廉本身,化作内在的品质和素养,达到了“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境界。

古人云:“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国之大者是理想信念,是行动指南,也是视野胸怀。心怀为国为民的大局,就能在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中书写使命担当,就能在讲政治大局、扬清风正气、肃腐败流毒、清政治生态中护航复兴伟业。(沈添福 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