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壮美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工作基石,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基层党员和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多维度持续发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
凝聚团结伟力,激活民族复兴强劲动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基层党组织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一方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如组织各族党员共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回顾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让党员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带动身边群众,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共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在共同劳动、共同发展中增进团结,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合力。
深化“两个结合”,夯实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基层党员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团结统一、和而不同等理念,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宣传党的政策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各族群众更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利用当地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石。
构筑精神家园,厚植文化强国精神沃土。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有力的精神支撑。基层党组织要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扎实举措为文化强国建设培育深厚根基。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为各民族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所;鼓励和支持各族群众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民族文化节,让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相互展示、相互学习,在交流中实现融合发展;挖掘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民间故事等,让中华文化的百花园更加绚烂多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李展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