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文化成为年轻干部成长的“精神熔炉”
在干部教育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培训班的班级文化看似细微,却如同春雨润物,深刻影响着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武汉市委党校年轻干部培训班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将党性教育融入晨读、课间、运动等日常场景,让理论灌输转化为情感认同,纪律要求内化为行为自觉。这种浸润式培养模式,就像一鼎精神熔炉,铸就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政治灵魂。
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于通过特定场景实现个体与集体在精神价值上的同频共振。武汉市委党校的“八个一”活动体系,巧妙地将党性教育融入晨读、课间、运动等日常场景,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环境,使理论灌输转化为情感认同,将纪律要求内化为行为自觉。以第16期培训班开展的“红韵微党课”为例,参加培训的干部历史脉络梳理、音乐艺术鉴赏与纪律建设阐释的多元融合,实现了党性教育与历史启示、现实工作的深度贯通,同时也强化了群体认同。当年轻干部共同经历晨读经典、合作研讨等集体活动,这些共享体验凝结为特殊的“情感纽带”,不仅促进学员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更培育了“我们”的集体意识,为未来工作中的协同协作埋下伏笔。
班级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让党性教育从“知”到“行”的转化。当今年轻干部面临复杂治理环境,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能力结构。武汉市委党校的工作岗位微论坛“实战赋能”,提升学员履职尽责能力;警示教育微党课“以红为引”,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强化学员廉洁从政意识,使抽象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设计也精准对接了新时代对干部队伍的要求,它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注入了时代气息;既强调纪律规矩,又鼓励创新思维;既注重理论传承,又强化实践导向。这种辩证统一的文化特质,使得年轻干部在传承中创新,在守正中出奇,进而更好地担当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远超培训期间本身。武汉市委党校通过“八个一”活动培育的严谨学风、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随着学员返回各自岗位,将如种子般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壤。这种“涟漪效应”正是班级文化的深层价值,它不仅在培训期间影响个体,更通过这批年轻干部的长远发展,持续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领域的政治生态。当这些经过精神熔炉淬炼的年轻干部走向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第一线,他们身上所烙印的班级文化基因,将成为推动工作的内在动力和行为准则。
在干部培训的工作中,我们既需要宏大的制度设计,也需要文化氛围浸润;既需要系统的理论传授,也需要日常的品行熏陶。当班级文化这个“小气候”与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大生态”同频共振,当晨读的朗朗书声与时代的改革强音交织共鸣,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就会在这种日积月累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刘金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