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频道 > 史海钩沉 > 正文

仙宫碑篆雕奇溢目

2023-10-17 10:41:11 | 来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大

连云港市是一处俱有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久远的历史给古海州的山河大地,遗存下无数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留给后代的是一处处宝贵的历史文物。飞泉《郁林观唐隶宋篆》,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仙宫兴衰

仙宫兴衰。历经千百多年的郁林观几经轮回,郁林观的兴旺是与这里僻静、山水壮美有关。史书记载,是从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由东海人创建的,为女宫下院。女冠下院唐代女道士皆戴黄冠,因俗女子本无冠,唯女道士有冠,故名。它的兴旺是与唐朝皇家对道观的尊崇和扶持分不开的,入道仙游,蔚然成风,上至将军、士大夫、公主、宫女,民间也纷纷效尤。唐朝是历史上封建社会较为开放的时代,不少文人墨客也常来这里与观中道士、道姑有过交往。郁林观在当时可谓是东海大岛——郁洲山上第一个建起来的,规模宏伟、香火旺盛、道士众多。有关资料介绍,纵观这里:香烟缭绕、钟鼓传声、仙宫神府、福地洞天、世外桃源、天上人间。环视周围:古木参天、山水幽奇,飞泉瀑布、悬空直泻、溅玉喷珠、松风海涛、时闻接响、鸟语花香、横石埋云。

一位久居此处蔡姓老大爷说:“郁林观在解放前已破败不堪,破墙旧院存有3-4米高,后逐步被夷为平地。今天人们在这里伫立良久:当年的兴盛,已成为历史;真是令人惋惜,无限感叹啊!”

二、飞泉胜境

飞泉背依群山,山峰环列的山根底部有一座60余米高的山岩,远看像一头雄狮,头西南,尾东北,横卧在郁林观的东面,世称狮子岩。在似如狮子头顶下的脖颈处,山石左右分裂成一道裂口,山体下面两边崖壁墙立,陡峭险峻。上面数峰汇流下的雨水在这裂口处汇合,飞泻直下,水悬30-40米,古称“飞泉”。其名由来已久:早在宋·崇宁(公元1102年)在飞泉下题勒“曾因王邦美览飞泉怪石,花繁可爱”,甲申岁七月壬申题;明·王同海州知州,亲书楷书“飞泉”,两字径1.3米,刻于瀑布岩壁上。知海州的祖无择〔宋代〕在《瀑布》诗中描写:“绝巘千寻势,飞泉万叠痕”。

三、唐隶瑰宝

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时任海州司马崔惟怦之子崔逸,秀才擢第,制举登科,最后任礼部员外郎。崔逸的《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纪》共393字的隶书,分刻21行,每行17字,字径3寸。书法气韵开达,遒劲飘逸,实为全国罕见。文中记录了时任东海县宰元暧开发“飞泉”旅游景点过程和效果,描写了元暖亲自开发飞泉景点,大搞旅游建设的过程及效果:“光发幽躅,起予泉石,缔思构匠,捐洁形胜”。是“志在魏阙,心游江海,两忘出处,双遗是非”。抒发了元公寄情于山水与心怀国家,两者统筹兼得的思想情怀。文中生动地描绘了这里自然生态:“雾夕与碧海同深,朝霞将赤城争峻”。“悬流喷水,藏宿雨而时来。卧石埋云,触摇风而不散,历时花木,红紫无名;入听笙簧,官商自合。”也因官场沉浮要“寻紫翠之所……洗我尘虑。”崔逸对开发旅游提出了三点独到见解:“殆有知而不能至者,至而不能赏着,赏而不能穷者“。当代名人叶圣陶曾亲书“唐隶宋篆”篆书,镌刻在《东岩壁纪》东侧岩石巨崖上,直到辞世他是“知而不能至者。崔逸最后写道“尔知游名山,勒铭纪者……”对这处山水胜境“长牵尘迹,心事尽于岩间”。这处胜景让崔逸留下深刻印象,让他永远地惦记牵挂在心,可见这处是“东海第一胜景”名不虚传啊!

四、宋篆翰墨

在唐隶碑偏西南下边几米远的乱石中,宋篆是另一块石刻,一块高约5米,宽约6米的棱状似的巨石,兀然矗立,从山石间拔出,北面岩石上镌刻着宋·祖无择撰文,苏唐卿篆书,王君章镌刻世称“三绝碑”的“三言诗刻”,共102字,分刻12行,字径26厘米,属小篆。“犯惊涛,航溟渤。披宿莽,屐崛岉。簪磐石,解簪韨。挹飞泉,醒心骨。挥高论,谢俗物……千万年,苔藓没。后有人,为吾拂。”祖无择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第三名登进士第。祖无择进士及第后,历知南康军,公元1041-1048历知海州。与欧阳修、司马光同为好友,与王安石同一办公室。今天正如古人所预料那样,一代一代人们不都是那样,拂开苔藓,欲睹千古翰墨神韵吗!

《东岩壁纪》唐隶宋篆问世以来,虽“境地幽僻,人迹罕至,岁久藓蚀,椎拓绝少”。正如古人所预料那样,早在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金石家赵明诚母病故,他南下奔丧。那时金兵进犯都城开封,李清照晚些整理可带走文物15车,行至东海,立即去郁林观拓下唐隶宋篆,从此《金石录》又增加这一篇目,为书艺中瑰宝唐隶宋篆的传播,“尤为可幸也。”一代一代人们不都是那样,拂开苔藓,欲睹千古翰墨神韵。

五、东海美景

飞泉石刻群中较为重要共有16处,唐刻1处、宋刻8处、明刻2处、清刻4处、现代石刻1处,其它还有无年款石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宋朝兵部尚书李弥大的《宋四士题名》,原海州通判刘居实的《宋刘居实题名》,有北宋文学家海州通判石曼卿所题的《濯缨泉》,还有明.海州知州王同题写的“飞泉、“采山钓水,抹月披风”等石刻。雄浑潇洒,苍劲有力,其中飞泉二字最大,字径50厘米,刻于东边高大的瀑布上,后人就将此处称为飞泉。整个石刻群都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石刻史精品。

东岩壁纪处的郁林观早己荡然无存,千百年前古人称为“东海第一美景”,曾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览,它留给后代人的是骄傲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退休干部 吴成芳)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