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账”照见罗官章党员初心
恩施州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的深秋,因88岁老党员罗官章的离去更显庄重。这位一生扎根深山的老书记,身后未留金银财物,却留下了两本特殊的“账”:一本是工资卡上38.83元的余额,算的是个人生活的“清俭账”;一本是临终前上交的520元特殊党费,算的是信仰与为民的“赤诚账”。这两本账跨越半个世纪,清晰勾勒出共产党员的人生底色,为“该如何活着、为谁而活”的时代之问,写下了最质朴滚烫的答案。
38.83元的余额,是罗官章对自己“抠门”到底的“清俭账”。退休二十余载,这位前乡党委书记毅然放弃城镇安逸,重返贫瘠深山。大半退休金化作乡亲的帮扶款、产业的试验费,自己却衣衫缝补、饮食粗淡,药柜里的瓶罐成了家中最显眼的家当。“干部口袋清,民心才能近”,这句常挂他嘴边的话,正是这本账的核心准则。账面上的数字越单薄,“清”的底色越鲜明,不占群众一分便宜,不耗公家一毫资源;结余越微薄,“俭”的坚守越坚定,把个人欲望压到最低,把民生需求举到最高。这本“清俭账”没有华丽条目,却用一生践行昭示,共产党人的本色,藏在对自己的“抠门”里,立在群众的信任中。
520元的党费,是罗官章为信仰算的“赤诚账”。衣柜里蒙尘的奖章、笔记本上“忠诚干净担当”的字迹,都是这本账的生动注解。从乡党委书记到退休返乡,罗官章始终以“种子”自喻,坚信党员的使命就是扎根群众土壤。主动放下 “书记架子” 与群众同蹚致富路,半生心血皆系富民,临终前还念叨着乡亲们的产业新路径。这520元,藏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答案,诠释了最纯粹的信仰。真正的党性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牵挂,是把群众冷暖刻进心里、扛在肩上的自觉。
罗官章虽然离去,但“精神遗产”从未褪色。家乡产业兴旺、村民收入倍增的成绩单,就是他人生价值的直接印证。曾经受他帮扶的乡亲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基层干部沉到田间地头倾听诉求,“干事对得起良心”的信念成了当地干群的共识,正是两本“账”精神内核的传承。这份传承恰恰印证伟大从不是惊天伟业,而是沉在低处的默默坚守;榜样的力量也不是复刻他人轨迹,而是对初心使命的接续努力。
斯人已逝,余音回响,罗官章用一生写就的两本“账”,早已化作荆楚大地的精神养料。38.83元的“清俭账”,算的是共产党人的自我坚守;520元的“赤诚账”,记的是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乡亲们自发跳起的“撒叶儿嗬”,则是群众对两本“账”给出的最高褒奖。厚重的人生,从不需名利衡量,只需把每一笔“账”都算给群众、算给信仰。当后来者循着这份账本里的党员初心,把“清俭”刻进作风、把“赤诚”融入行动,便是对老书记最好的告慰。这份蕴藏在账本里的精神,终将汇入新时代荆楚发展的磅礴血脉,激励建设者们勇毅前行。(程慕利)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