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精神滋养下的生命蜕变与传承
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灾,是许多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在这场与洪水的殊死搏斗中,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涌现出来,“抱树女孩”江珊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7年后的今天,江珊已从当年那个在洪水中无助的小女孩,成长为武汉铁路公安局襄阳公安处应城车站派出所副所长,实现了从“被救者”到“守护者”的华丽转身,她的经历,正是抗洪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生动写照。
江珊的成长之路,是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被抗洪精神沉淀滋养的过程。27年前,面对汹涌洪水,“头戴五角星的叔叔们”不顾自身安危,冲锋在前,将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江珊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她立志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英雄。在长大后的日子里,江珊始终怀揣着这份信念,努力学习,最终通过公务员考试穿上了警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份从年少时便扎根心底的梦想,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更让她有了守护他人的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江珊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着抗洪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她耐心开导离家出走的少年,轻声安抚发着高烧的小女孩,还担当起8岁男孩小天的“爱心妈妈”,用自己的爱和关怀,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与当年抗洪英雄们救助群众的行为一脉相承。江珊用实际行动表明,抗洪精神不仅仅体现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英勇无畏,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关心与守护上。这种对群众的关爱,是抗洪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
江珊的经历也展现了抗洪精神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承。在 1998年的抗洪斗争中,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抗洪防线。这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江珊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在工作中与同事们相互支持,共同维护车站秩序,保障旅客安全,正是抗洪精神中团结协作精神的具体实践。同时,她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职责,勇于担当,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让抗洪精神在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播和传承。
从1998年的那场洪水到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27年,但伟大的抗洪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江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抗洪精神的激励下,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当每个普通人都能像她一样,从灾难中汲取力量,在平凡中践行担当,将“被爱”转化为“爱人”的动力,将个体理想融入时代使命,便能汇聚成推动社会前行的浩瀚暖流,让中华民族在风雨中始终挺立的精神脊梁,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周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