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社会万象 > 正文

以生态思维破解县域人才困局

2025-10-26 10:32:21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方镇人民政府

人才是县域经济的“源头活水”,但“引不来、用不好、留不住”的三重困境,始终制约着县域高质量发展。破解这一难题,不能依赖零散政策的“单点突破”,而需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生态体系,让人才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

精准引才是破局之首,核心在“适配”而非“求高”。县域引才的关键障碍在于供需错配,盲目追求高端人才往往事倍功半。青海祁连县立足绿色畜牧产业需求,柔性引进李文浩博士团队,成立藏羊产业发展研究院,精准对接种质资源保护、健康养殖等产业痛点。湖南县域则通过建立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运用科学方法评估缺口,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精准匹配。这种“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引什么人才”的思路,远比“一刀切”的引才政策更具实效。

用才育才是留人的核心,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人才的价值实现是留住人才的根本,需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祁连县博士工作站构建“专家团队+本土技术员+牧民合作社”三级网络,既攻克了“两年三胎”繁育等技术瓶颈,又通过“传帮带”培养本土人才47人,培训牧民骨干超300人次。湖南县域探索的“校中厂”“厂中校”模式,让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无缝衔接,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更新。这种“用育结合”的机制,让人才在服务县域中实现成长。

服务保障是留人的底色,要以温度聚人心。县域硬件条件有限,更需以服务补短板。临邑县实施“五安工程”,为人才提供安家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保障,还打造青年人才会客厅,通过沙龙、交友等活动增强归属感。祁连县建立“人才专员”机制,及时响应专家需求,落实项目经费近90万元。这些举措印证了,唯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其安心扎根。

县域人才工作没有“万能公式”,但生态构建的逻辑相通。从祁连的产业适配到临邑的服务暖心,从湖南的全链创新到各地的实践探索,证明只要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就能激活人才活力。唯有深耕人才生态沃土,才能让县域真正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成就梦想的舞台。(周榴敏)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