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社会万象 > 正文

为基层减负:精准施策,做好“加减乘除”大文章

2025-02-24 08:53:15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人民政府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各项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基层减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做好“加减乘除”大文章,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为基层减负做“加法”,增添基层服务动能,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基层减负并不意味着减少基层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而是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包括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完善基层设施,提升基层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及加大对基层的投入,确保基层有足够的资源去履行其职责。

为基层减负做“减法”,精简冗余负担,为基层松绑,减少不必要的负担。这包括精简文件会议,减少不必要的层层汇报和重复检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改进方式方法,注重实绩实效,避免过度留痕、层层加码,切实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通过做“减法”,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为基层减负做“乘法”,激发基层创新潜能,实现效能倍增。基层是创新的源泉和活力所在。为基层减负,就是要激发基层的创新活力,鼓励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这包括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基层干部的创新尝试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基层经验交流,促进优秀经验的复制和推广;以及鼓励基层干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为基层减负做“除法”,根除形式主义顽疾,净化基层生态。形式主义是基层减负的最大障碍。要消除形式主义顽疾,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避免以形式代替内容、以数量代替质量的做法。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形成有效的震慑力。通过做“除法”,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实际工作。

为基层减负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做好“加减乘除”,既要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又要减少不必要的负担;既要激发基层创新活力,又要消除形式主义顽疾。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林丽)

【责任编辑:张东本】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