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摘 > 正文

从防汛高频词解码新时代青年干部责任担当

2025-07-29 14:32:08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黄田镇人民政府

每一次防汛工作,既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卫战,也是检验青年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实践课。“警戒水位”“应急响应”等防汛高频词,实则是基层工作的行动指南,蕴含着防灾减灾的治理智慧。青年干部要认识到,掌握防汛高频词不仅是业务要求,更是政治责任,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做好防汛工作。

高频词是治理能力的“解码器”,系统把握方能见微知著。防汛工作中的专业术语,本质上是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治理密码。“警戒水位”不仅是水文指标,更是风险预警的量化表征;“应急响应”不单是程序启动,更是治理效能的压力测试。青年干部要运用系统思维,将防汛术语置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理解,要透过术语表象,把握“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深层逻辑。

实践是能力转型的“淬火炉”,知行合一方能突破瓶颈。在基层防汛实践中,青年干部面临着从“专业术语”到“治理实践”的能力跨越。在认知上,要掌握“雨情汛情工情”的耦合关系;在操作上,要精通“测防报抗救”的全链条技能;在价值上,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宗旨。青年干部要能在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的全周期管理中,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思维转变。

细节是作风建设的“透视镜”,精益求精方能固本培元。防汛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极端重要性,要建立动态更新的风险隐患台账、细致到位的应急避险图谱和科学管用的应急处置预案。青年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每一次巡堤查险、每一处隐患整改、每一场应急演练,都是对治理能力的精进打磨,都是国家治理“最后一公里”的质量保证。

青年干部要在防汛实践中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将防灾减灾纳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来谋划,把防汛救灾中积累的治理经验,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锤炼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真正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年轻干部。(选调生 陈雨)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