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一薪火”在基层熊熊“燃烧”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军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崇高精神力量,它以“八一”这个重要节点为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与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广大基层干部应该从八一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以“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铸就“八一精神”之精髓。无往不胜因有“魂”,矢志不渝因有“根”。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蔡和森在短暂的一生中,节衣缩食,毁家纾难,把一切都献给党、献给人民,是因为他“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熊亨瀚面对敌人的威胁,大义凛然地说出“杀就杀,何必多说”,是因为他坚信“吾道终当行九域,慷慨以身相许”;张富清悄悄封存赫赫战功,扎根偏远山区默默奉献,是因为他誓言“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涵养忠诚之魂,永葆赤子之心,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勤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的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的宗旨意志铸就“八一精神”之魂魄。回首百年党史、军史,人民军队真正做到了百折不挠,自南昌起义拉开我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英勇奋斗“打外敌、夺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主动请缨奔赴艰苦地区“开大荒、求发展”到如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军队越是艰险越向前……人民军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坚持百折不挠,才会越挫越勇。作为基层干部,基层任务繁重、振兴任重道远,我们要发扬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直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种种挑战、种种困难。
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勇气魄力铸就“八一精神”之品质。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辟出“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新局面,探索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正确道路,“敢为人先”成为八一精神的显著特征。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应该学习先辈的精神,勇做时代弄潮儿,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踔厉奋发,奋辑杨帆,努力开创新局面,真抓实干作出新业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把青春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刘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