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铁肩担千钧
当狂澜奔涌,险情如刃悬于一线之际,干部肩膀承载的分量骤然显其千钧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号召干部淬炼担当精神——“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在防汛抗旱等关乎人民安危的关键战场,这份担当是穿透迷雾的定盘星,是托举希望的千斤顶。淬炼新时代担当铁肩,当以思想夯基、本领立柱、行动铸魂,方能肩住风雨、不负重托。
思想深处筑牢“为何而担”的精神高地,是担当的第一重锻造。担当绝非匹夫之勇,根植于为事业、为人民矢志奉献的赤诚。唯有廓清“为何而担”的灵魂叩问,才能在风高浪急时立定脚跟,在重压临头时勇毅向前。若对职责使命缺乏深切认同,对“国之大者”缺少清醒把握,必然在关键时刻犹豫摇摆,于繁难险重前患得患失。思想如舵,指引担当的方向。因此,必铸牢信念之魂,熔铸忠诚之心。时刻将人民急难愁盼放在心中至高位置,将事业之重扛起化为心之所向。明晰“为谁担当”这一根本原点,知责于心、担责于身,方能于危难之际自然流露“舍我其谁”的自觉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慨然之勇。
磨砺真能实战的过硬本领,是担当不可或缺的坚实脊梁。无底气之勇可能化为轻率冒进,缺硬核本领的担当或将流于壮志难酬。在智慧防汛、科技应急渐成常态的今日,干部不仅要勇于冲到第一线,更要善为善成“挑大梁”。若知识储备滞后,对新技术、新手段陌生茫然;若组织协调能力不足,在复杂局面下难以精准调度;若应急处置经验欠缺,在瞬息万变的险情前失机失措,“担当”便会苍白无力。本领如翼,托举担当高翔。必须将能力恐慌化为学习强能的动力,在防汛准备、应急演练、技术应用等日常训练中磨砺“多几把刷子”,在急难险重任务的现场操练中锻造“金刚钻”。唯有以过硬功底匹配担当雄心,才能在关键处挺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真正担起保一方安澜的时代之重。
最终,担当的价值只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熠熠生辉。思想高度与能力储备的最终熔炉,是“敢不敢顶上去、能不能扛下来”的实践烈火。说千遍不如行一事。面对堤坝渗涌的紧急危情,是快速决断组织排险,还是层层请示坐失良机?身处转移群众的生死一线,是率先冲入险境引领撤离,还是止步外围遥控指挥?担当的金石,只能在迎风击浪的行动火线上淬出真成色。行动如火,淬炼担当精魂。因此,必须呼唤一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果决风骨。当组织召唤、人民需要之时,便是担当时刻。唯有以“向前一步”的自觉,“我先上”的魄力,敢接烫手山芋,勇钻矛盾窝子,真正把思想伟力与实操本领转化为冲锋在前、化险为夷的实际效果,才配得上“关键时刻显担当”的金字招牌。
重任在肩,须有能担千钧之铁肩。这份担当之“铁”,是在为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思想熔炉里炼铸而成,是在破解难题、迎接挑战的实战训练场上反复捶打而成,最终在人民最需要、事业最呼唤的火热一线迸发出耀眼光芒。愿广大干部以信念锻其精魄,以本事强其筋骨,以实干展其风华,锻造出能战风雨、可托万钧的钢铁之肩,在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壮阔征程中,挺立起不负人民期望的担当脊梁。(选调生 朱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