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不惧“三万里”,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个夏天,追光动画十周年作品《长安三万里》登上了大荧幕,无数观众随着电影,“穿越”大唐盛世,听高适娓娓道来与李白的故事。何为长安三万里?在导演谢君伟看来,长安三万里,也是理想三万里,“长安作为理想的代名词,它是永存的,即使肉体消亡,诗和远方这种精神的东西也是长存的。”作为青年干部,当找准心中“长安”,不惧“三万里”征途,矢志奋斗。
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争当新时代的奋进者。“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当代青年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无论面对挑战还是机遇,都能不惧风险、迎难而上,永葆奋斗激情,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理念,始终坚信心中理想与抱负终有实现的一日。
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担当,争当新时代的建设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实干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是青年干部提高干事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基层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青年干部必须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以实干拉近党群深情,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多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
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磨炼意志,争当新时代的开拓者。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凡成大事者,必先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可“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干部要勇于走出“舒适区”,勇于迎难而上、破浪前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要始终以坚如磐石的韧劲直面发展的难点和堵点,吃苦耐劳,练就一身“硬本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且行知。青年者,当不惧“三万里”,争当新时代的奋进者、建设者、开拓者,终有一日,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周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