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中医之道” 兴调研之风
调查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毛泽东的江西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邓小平的北京顺义调查等经典案例,其中蕴含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对于新时代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并将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实要做好调查研究,与中医诊疗调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是把脉,精准把握调研方向,其次是开方,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最后固本,总结复盘建立长效机制。循调研的“中医之道”,才能真正做到“兴调研之风,行调研之实。”
识准脉象把对脉,精准寻找“病灶所在”,让调研之风“吹之有向”。给调研的方向把脉,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地找到问题。中办印发的《工作方案》中,明确12个方面的重大问题,给我们列举了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在调研过程中选题要精准,既要高屋建瓴,关注问题事关长远,又要脚踏实地,聚焦本部门、本单位主责主业。找准调研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力争做到以小见大、以点见面。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整体性,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开好处方用良药,力争做到“药到病除”,让调研之风“吹之有力”。给调研的问题开方,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研不是走过场,看风景,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具体问题,理出解决问题“三张清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要对照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具体措施,还要定责、定岗、定时限。不仅要“兴调研之风”,更要“行务实之事”,对目前能解决的,要“立刻改、马上办”;对现阶段解决有困难的、要“长期盯,持续跟”。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抓好调研结果落实。
持续调理强本基,吸收养分“巩固疗效”,让调研之风“吹之不尽”。给调研的成果固本,做到触类旁通,高效地总结复盘。调研的目的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不能揪着相同的问题,反复调研,前年的问题,今年还在调研。要把“问题”转化为“成果”,“成果”总结为“经验”,形成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总结复盘的闭环机制。梳理典型案例,共享调研成果,既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又能避免重复调研、多头调研。要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在调研中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完善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发挥示范带头,加强统筹指导,推动调查研究常态化。(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望海街道党工委 陆潇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