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县长父亲”背后故事的内涵
2022-10-10 16:19:48 | 来源: 中廉导刊
这几天,一篇获得山东德州市作协廉洁文化征文比赛一等奖的散文《我的县长父亲》,其以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作为党员干部,要从“无情”、“抠门”、“一根筋”故事背后中汲取精神力量,要领悟“天地之间有杆秤、大秤砣是老百姓”的精神内涵。
读懂“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干担当。为了改变“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年年白忙活,只见播粮不打粮”的状况,他组建改碱队,用藏碱、深翻土地,修台田等办法治理,在实践中探索着改碱治沙的办法,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推动改碱治沙的进程。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从中学会一种干事创业担当之气,要树立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和决心,要想办事、能办事、办实事。
读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公仆为民。为了救刚落水上来的少年,将自己大衣脱给少年,并以最快速度从邻村借来车辆,及时救助后不幸失去听力,原定的亲事也散,失去生活的信心,他知道后带着书籍《钢铁是怎么练成》,帮忙联系军医大夫,开导鼓励后慢慢走出阴影。人民的公仆,这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一种拳拳公仆之心、满腔爱情之情,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的“幸福指数”。
读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家国情怀。中苏边境冲突不断,战事一触即发,他明知那年新兵即将奔赴前线,却仍是将自己年仅16岁的儿子送入军营,一句“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安宁,才能小家安稳”深深诠释了浓厚的家国情怀,虽然简单朴素,但足以震撼人心。家国情怀,是党员干部拼搏奋斗的信仰之基,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拥有“家国情怀”,也是要系好的第一粒扣子,才能在拼搏奋斗、披荆斩棘中感受信仰与使命。(中共金华市金东区鞋塘办事处 方舒宁)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