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万里归途》背后的“志气、底气、骨气”
喜迎二十大之际,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万里归途》如期上映,反响热烈。这部电影通过外交官撤侨的视角描写在异国他乡战火下艰辛的“回家”之路,这趟归途困难重重、艰辛无比,在牵动心弦、引爆泪腺的同时,生动展现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智慧和勇气顺利完成国家交代的任务。党员干部要体悟其中蕴藏的“志气、底气、骨气”,铺就干事创业的“万里归途”。
体悟《万里归途》背后“信仰如炬、初心如磐”的中国志气。“祖国,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影片中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每一位观众“破防”。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无数党员干部以热血书写着信仰如炬、初心如一的故事,成为指引前行的鲜明路标。在这个波澜壮阔、千帆竞发的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坚守“吾将吾身交吾党”的向阳之心,把理想信念“挺起来”,把初心使命“立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是空喊口号,必须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为民服务上。必须在党和人民事业上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作为党员干部,要矢志不渝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如磐的信仰、以吾辈之青春照亮民族复兴路,昂首阔步新征程。
体悟《万里归途》背后“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中国底气。影片中的外交官宗大伟一共有三次逆行,每一次都是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个掉队的同胞。“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越是在苦难决绝的时候越是担起重任,沉着冷静,带头踏出一条有温度的“归途”。广大党员要扛起“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惧关山千万重,将为民担当深深镌刻在时间的年轮上。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更是从政本分,“重任在肩唯担当”,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自觉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越是吃劲岗位,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砺品质、考验毅力、越能增长才能,干出实绩,让人民幸福满意。
体悟《万里归途》背后“决不屈服、决不妥协”的中国骨气。影片中赤手空拳的外交官逆行进入战区,穿越战火和荒漠,面对反叛军的枪口,最终带领着同胞们走出了一条生命线。彰显出外交官们不屈不挠、勇毅前行的骨气。骨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正是这股决不屈服、决不妥协、决不投降的民族骨气,让我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起了脊梁,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国家建设发展道路并非坦途,党员干部成长之路也并不平顺,大道之行,专为不屈者设计;大功之立,专为不弃者预留。党员干部要传承伟大的民族气节,在充满荆棘、布满坎坷的前进道路上,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以此磨砺出铮铮傲骨,挺直民族脊梁,在奋进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笑对困难和挑战,为了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不懈努力、永不言弃。(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 陈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