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党员干部要学会“多一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盛年不重来,愿君多采撷。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正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当珍惜眼下时光,准确把握好“多一点”要诀,不负韶华、砥砺奋进,以新星的状态干出全新的成绩。
“多一点”求知欲,学做“厚积而薄发”的“求索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泽东同志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学习的过程便是解决一个个难题、攻克一道道难关、收获一份份喜悦的过程。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是党的事业的源头活水,更要以一种“多一点”求知欲的态度,厚积薄发,甘当前行路上的“求索者”。要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紧迫感,面对基层学习不做“走马看花”式的“丢西瓜捡芝麻”,要以“心到、口到、眼到”的“一丝不苟”有的放矢。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要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认真研读著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推陈出新、细照笃行、知行合一,在学中悟、在悟中行,要时刻保持理论和实践“左右开弓”,以“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争做基层岗位的“活字典”“政策通”。要积极关注基层改革发展中重点、难点、痛点问题,下足细功夫、真功夫、苦功夫,苦心专研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新情况,不断推动理论学习出实效,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多一点”担当感,学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家”。“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担当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要敢于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重担,时刻以人民情怀润心砺行,以“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态度在基层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掌心向下、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群众,要把基层一线当成“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广阔舞台,将农村前沿视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崭新天地,始终保持以“多一点”的担当感去访民情、办实事、解民忧,真正把基层的“急难愁盼”办到群众心坎上,使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底色更足、成色更亮,以更“多一点”的细心、耐心、用心探寻民生民情诉求中小事、难事、愁事的最优解法,把基层民生事办好办实办劳,才能收获人民认可、群众称道。
“多一点”执行力,学做“脚踏实地无偏颇”的“攻坚人”。执行力是把决策变为行动,再把行动变为结果的能力,关键核心在于“做”。有了“赤装上阵”的干事自觉后,还需要不断练“攻坚创效”的干事本领。在基层“攻城拔寨”没有“好吃的肉”,要做好啃“硬骨头”吃“苦水”的准备。当下,部分青年党员干部撞到几次“南墙”、碰过几次“硬壁”,就开始踟蹰不前、无从下手,这是万万不行的,基层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必须牟足干劲,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竭尽全力、尽锐出战,才能克难攻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基层群众的那股子“亲劲”、抓工作的那股子“韧劲”、干事业的那股子“拼劲”,保持“力道”不松、“成效”不减、“标准”不降,脚踏实地、一气呵成,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当好基层干事创业的“攻坚人”。(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李宣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