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干部队伍建设“现代化”之问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干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答好干部队伍建设“现代化”之问。
要强化理论武装涵正气。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一些干部不敢为、不会为,其问题症结在于理论功底不深,学思践悟能力不强。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要提升专业能力增才气。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有些干部的差距、短板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缺少多岗位经验和政治历练,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为破除这一困境,一方面必须突出强基固本,加强政治能力训练,让广大干部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另一方面要着力抓好精准培训,聚焦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任务,提高干部专业化能力水平,锻造广大干部专业精进的“金刚钻”。
要突出实践锻炼接地气。人在事上炼、刀在石上磨,事实是最生动的教材,实践是最有效的历练。年轻干部初入职场,对基层情况和群众工作不熟悉,缺少基层一线实践历练。因此,要鼓励干部下沉到基层、扎根在一线,有计划择优选派优秀干部到疫情防控、信访稳维、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和基层一线摔打磨练,用好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小事琐事等“磨刀石”,不断提高干部工作能力。
要勇于实干担当提朝气。“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奋斗底色。面对党中央的新决策、新部署,面对先进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时刻保持着“不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危机感、紧迫感,怀揣争先进位、迎难而上的意识和胆略,摒弃一切“躺平”“摆烂”的不良风气,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抓落实。创新方式方法,持续营造实干担当的浓厚氛围,真正把广大干部的心劲和精力都集中到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大局上来。(钮书坤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政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