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考中书写青春答卷
青春正好,恰逢疫时。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一场大考,而年轻干部既是答好防疫这张答卷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也是最具活力的“生力军”,更是党性浓厚的“青年军”。疫情之下,各单位年轻干部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充分验证了年轻干部是国家干部力量中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的事实,并且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初心如磐,奋楫前行,守好疫情“泄洪口”。疫情之下,各社区迅速反应,一个个卡口拔地而起,一张张铁丝网严丝合缝。看似是“固步自封”,自我隔绝,实际上是对自己一种最高级别的负责。只有把握好各社区的出入口,严防死卡,阻止疫情泄洪式蔓延,才能实现各社区隔离封控,分离检测,不让社会面出现因人员流动带来的新增长。面对突然的封控形势,不是所有居民都能安稳呆在家中,卡口防范形势异常严峻。面对疫情传播风险,年轻干部们坚守自己为民服务初心,勇担社会防疫重责。他们站了出来,夜以继日,赤膊上阵,苦口婆心地劝导居民返回家中,认真站好每一班岗,让小小卡口真正成为疫情的 “防洪口”。
集思广益,积极参与,走出抗疫“加速度”。随着疫情在国内外不断变异,疫情防控工作也出现了新的风险。传播性强,传染速度快等特点对抗疫工作带来沉重压力。然而,抗疫工作在经历了多年的锻炼后已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防疫范式。在此过程中,年轻干部们积极参与抗疫工作模式的更新改进,为防疫工作提供了“新点子”,为抗疫工作找到了“新模式”。面对疫情封控下防控压力大的问题,社区年轻干部利用微信平台、志愿汇平台等平台,充分发挥社区中志愿者的力量来进行防疫工作。一方面,利用数字平台,做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每次任务发放后总是没过多久就有许多志愿者主动应召,迅速前往工作地点,大大增加了组织工作的精准度;另一方面,通过志愿平台,志愿者能够看到自己的服务时长,增加了参与防疫抗疫工作的使命感与成就感,进一步带动了志愿活动和抗疫工作的结合,形成正向循环。
淬炼党性,倾情奉献,传承抗疫“好传统”。在面对疫情我国一直有着优良传统。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面对扫楼的沉重压力,社区组建了“党员扫楼群”,目的是发动一批党员挨家挨户地传达每日的核酸要求,并且确认是否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们都按时完成核酸检测。年轻干部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锻炼,切实增强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力,形成为民服务的觉悟,进一步淬炼了党性,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主旨深入青年一代,赓续红色血脉,强化党员责任。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在全民抗疫的时代环境中,年轻干部要勇于担责,敢于担责,愿于担责,不断在一场场“大考”当中强化自身本领,磨练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来临时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青春答卷。(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 骆汉维)
